你的位置你的位置: 雄略首页 > ISO认证 > ISO9001认证

ISO9000在CT室质量管理中的应用

时间:2023-04-13 09:10:25 作者:雄略企业管理

ISO9001是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制定的质量管理体系标准,该标准吸收国际上先进的质量管理理念,采用PDCA循环的质量哲学思想,对于产品和服务的供需双方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指导性。标准适用于各行各业,是ISO12000多个标准中最畅销的,也是最普遍的,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是企业发展和成长的根本。

其实,ISO9001质量体系认证不是国家也不是相关部门强制性要求企业去做的,它属于自愿性认证,但是有时候因为经销商或者客户或者其他合作方的要求,所以企业不得不去做这个认证。目前来说可以把ISO9001质量认证体系成为是企业发展和成长的根本。


image.png


 1、实现CT检查的策划

    在现代医疗环境中,患者是医院生存的先决条件。而要争取患者,就必须创造患者所需要的价值。CT室以人为本,以患者需求为关注焦点,提供安全、高效、诚信、细微的医疗优质服务,使患者满意,即是医疗服务的实现。为此,科室制定了7个质量管理目标:(1)CT片质量目标:甲片率80%以上,废片率低于1%;(2)诊断质量目标:诊断符合率达90%;(3)诊断报告书写质量目标:符合要求;(4)CT检查阳性率60%以上;(5)CT全年开机使用率达95%以上;(6)严重差错、医疗纠纷及事故发生率控制为0;(7)病人资料档案完好率达96%以上。为保证上述目标的实现,科室把CT服务流程分为4个环节:接诊与检查前准备-扫描与图像后处理、出片-诊断与审签报告-病人信息电脑建档与资料归档管理。并根据每个环节的特点,制定出相应的各级医、技、护人员岗位职责、设备操作规程及各环节工作制度,共计25个体系文件。文件包括CT诊疗服务的全过程,尽量达到适宜性、充分性、可操作性强。

    2、人力资源控制
    医疗优质服务的提供,要求人员应有相应的素质与技能。科室对此作了规范和控制。科室所有医、技人员都为大专以上学历,近15年来参与工作的医师全部要求临床或影像本科毕业。所有医技人员都具有全国大型医用设备(CT)上岗合格证;绝大多数医师都曾到解放军总医院、上海复旦大学中山医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等国内**医院进修和培训过;科主任还去新加坡国际管理学院短期学习;护师也派出去进行了专业学习。同时,积极参加全国及省内学术会议、专业讲座、读片会等,不断提高人员的业务水平,保证诊疗服务高质量完成。


 3、提供服务控制
    完善的质量管理和服务提供的有效控制以及各岗位严格执行各项制度、职责和程序是确保CT影像技术质量和诊断质量的关键。患者来到CT候诊室,会看到<病人检查须知>、<关于减少或避免X射线损害的温馨提示>等。护师按顺次接诊、登记、作检查前准备,急诊及危重病人会得到优先安排。扫描技(医)师严格按设备操作规程及岗位职责,根据检查申请单的要求和检查目的,选择预先设置好的最佳扫描方案扫描,作好图像后处理及打印CT片,并在扫描单上作好相应记录。诊断报告实行“双签字”。诊断医师书写报告力求规范,病人基本信息项目填写完整,病变描述客观,诊断意见全面。诊断报告通常由高级职称医师审签,特殊疑难病例由全科共同讨论后发出,以确保诊断质量。

    4、CT检查诊断过程的监视和测量
    围绕质量目标的落实情况,需要对整个诊疗服务过程进行监视与测量,并以记录的形势提供证据,实现“说你所做的,做你所写的,记你所做的,查你所记的”。为此,科室应用了以下方法进行控制:
    1.4.1  CT检查记录控制
    病人到CT室就诊,首先由接诊护师填写病人CT扫描记录单,做好扫描前准备并作好记录,如为复查(诊)病人则调出该病人过去的CT资料。其次,扫描技(医)师扫描时填写相应扫描、后处理、打印胶片记录并签字;医师按规范书写报告后签字,审核医师签字。最后,护师将病人全部信息(包括CT诊断)输入“CT病人电脑管理系统”。并将病人资料整理、归档、存储。每一项工作都有相应记录,都能查找。且重视环节质量,一旦发现问题,即可责任到人、及时纠正。
    1.4.2  质量管理记录控制
    每日集体读片审签报告时,评阅CT片质量及报告是否规范,并作好记录。每月检查、统计各项质量目标完成情况,并将结果分别报送医务科及质控办。如果未完成某项质量目标,必须分析原因,找出改进措施,下月重点检查,及时改进。


 5、基础设施和工作场所控制
    科室按规范严格实施大型医用设备管理。CT设备取得国家卫生部<配置许可证>、省卫生厅<诊疗许可证>。CT机房按防护要求改造,每年由市疾控中心进行工作场所与周围环境防护检测,工作人员常年佩带X射线计量检测元件,检测结果均为符合要求,保证工作人员、病人及公众的健康。科室建有设备设施台账及设备运行、保养、维修记录,每月将设备运行情况报送设备科,以保证设备始终处于良好状态,满足临床需要。
 
    6、患者满意控制
    患者对CT检查服务的评价往往取决于病人服务前的期望与所感受到的服务质量的高低。病人的感受是检验诊疗服务的尺度。科室通过每季度门诊病人、住院病人和临床科室对CT室的满意度调查分析反馈表,对患者满意度进行有效控制。综合满意度达到90%方可通过,否则必须分析原因,制定改进措施,进行整改,不断提高病人满意度。

    7、持续改进
    通过各种医患、医护、医技沟通与资料控制,不断倾听客户(患者)的需要,听取客户的意见,分析客户的期望,重视客户的抱怨,持续改进。如在服务态度、医患沟通、方便病人、检查秩序、收费价目公开、告知情况、诊断报告返回申请科室时间、诊断与临床符合率、检查阳性率、病例随访追踪等方面,不断持续改进工作,以便好地达到和满足患者不断提升的愿望和合理需求。


上一篇:CT室实施ISO9000质量管理后的成效

下一篇:ISO质量管理体系相对传统管理有哪些变化

广东雄略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地址:佛山市顺德区容桂天富来环球广场 电话:0757-22177500
备案号:粤ICP备202007764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