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O9000品质体系认证的认证机构都是经过国家认可机构认可的权威机构,对企业的品质体系的审核是非常严格的。可按照经过严格审核的国际标准化的品质体系进行品质管理,真正达到法治化、科学化的要求,极大地提高工作效率和产品合格率,迅速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ISO9001标准是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在1987年提出的概念,是指由ISO/TC176(国际标准化组织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及时委员会)制定的国际标准。通过认证的企业证明在各项质量管理上达到国际标准,能持续稳定地向顾客提供预期和满意的合格产品。
ISO质量管理体系相对传统管理有哪些变化
▲内容上的变化:传统的质量管理仅限于生产过程和最终成果的管理,ISO标准强调的是对顾客的全过程服务,即除了传统的质量管理之外,从任务的获取直到成果的交付,均需不断地与顾客沟通。通俗讲,合同履行中,要随时听取顾客的意见,同时,让顾客知道我们在做些什么。成果交付后,要及时了解顾客对产品的使用情况(即顾客满意度),对存在的问题还要持续改进。通过这些来做好服务、建立信誉。
▲方式上的变化:传统方式的管理是以技术生产部门为核心展开的,ISO标准则提倡“全员参与”,是全员型的。每个项目从局长、项目负责人、技术负责人到人事部门、计划部门、技术部门、生产部门、档案部门,在程序文件中都职责清楚、权限明确。对每个环节留有“痕迹”的方式也是传统管理没有的,从产品要求的评审、合同签订、任务下达、项目分包、生产协调、中间检查、与顾客沟通、成果交付到顾客满意调查均有记录,整个生产过程也有记录。虽然“繁琐”,但最终回头看一下该产品生产与服务整个痕迹,无疑是一个完整的档案,值得也应该这样做。
▲观念上的变化:传统的观念是等待顾客要我服务,ISO标准则要求“以顾客为关注焦点”,我要主动为顾客服务,主动为顾客考虑问题。体现在与顾客沟通、回访、满意度调查等活动中。只有这样才能建立诚信,达到顾客、员工、社会均受益的目的。
▲考核上的变化:传统的考核指标大多是活的,随意性强,ISO标准则要求量化,如产品合格率、合同履约率、顾客满意度等,均是量化指标,易于操作,也便于考核。同时,质量管理体系运行除了自我考核,还有第三方(认证机构)的审核,相对而言增加了考核的难度,但也确保了考核的客观性、公正性和权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