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管理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而内审员作为企业中的重要角色,对质量管理体系的正常运行和发展具有重要影响。目前,在对企业质量管理体系的辅导中,发现内审员存在对体系标准要求理解不深、审核能力不强、管理经验不足、文字水平低等问题,由此产生对企业优化产品质量,严格精细化安全生产有着重要的影响。那么如何培养优秀内审员,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助企业实现收益。下面,我基于对内审员的定义、要求和职责,提出了培养合格内审员的一些建议,希望对相关企业有所帮助。
内审员是指经过ISO标准要求培训并考核合格取得了内部管理体系审核的一种资格,一般由国家认监委认可的有ISO相关体系咨询资质的机构培训并考核,合格者才可以担任。它只适用于企业的内部审核,熟悉企业运转流程及管理职责权限,可以胜任管理体系对企业本身自我完善、自我管理的一项基本手段和要求,担任的是内部管理评审、查漏、监督,以及提出整改方案的职责。
内审员的能力要求
对于内审员的能力要求,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向:
1、个人素质:一位合格的内审员应思路开阔、成熟,具有很强的判断和分析能力,坚韧,能够客观地观察情况,全面理解复杂的形势及各部门在整个企业中的作用。
2、最低学历:一般要求为本专业中专以上学历。
3、资格要求:应对所审核的专业熟悉,经内审员培训合格。
4、工作和审核经历:本专业工作经历不少于3年。
5、审核能力:一位合格的内审员至少应具备两方面的能力,即具体的工作能力及某些基本能力。
具体的工作能力包括:从事审核准备工作的能力,从事现场审核的能力,编写审核报告的能力,从事跟踪与监督的能力。
基本能力是指内审员为了从事审核工作,应具备某些能力。包括:交流能力,合作能力,明断和决策能力,独立工作能力,应变能力,以及善于学习的能力。
1.参与内审活动;
2.参与管理体系的策划、建立、监督、维护和改进活动,参与内部管理;
3.向组织内部宣贯标准先进的管理理念以及本组织管理要求的合理性,内训导师;
4.管理者代表的助手,管理层与员工间的沟通桥梁;
5.帮助组织接受某些外部检查,如外审、客户验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