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管理评审是组织对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包括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的适宜性、充分性、有效性和效率进行的有计划的、有规则的、系统的评价,它由组织的最高管理者亲自主持。
二、管理评审的对象是组织的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通过按策划的时间间隔对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进行系统的评价,提出并确定各种改进的机会和变更的需要,进而确保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持续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
三、管理评审的依据是相关方的期望,其中最重要的是顾客的期望和法律、法规的要求;并要考虑新技术采用、质量概念的发展、市场战略、社会需求和环境条件等的变化。
四、管理评审应按策划的时间间隔进行,但当市场和组织内部发生较大变化、连续出现重大质量事故或被顾客投诉时,应及时进行管理评审。
五、管理评审通常是在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内部审核的基础上进行,但它不是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内部审核结果的复审和复查,也不是每次内部审核后均要进行管理评审。
六、成功的管理评审活动是“以顾客为关注焦点”、“领导作用”、“管理的系统方法”、“持续改进”、“基于事实的决策方法”等质量管理原则的具体体现。
总之,管理评审有其显著的特色,主要体现在如下方面:
一、高级别。由最高管理者主持进行。
二、高视角。参加评审会议的人员一般为组织的管理层成员和有关职能部门的负责人。
三、前瞻性。高瞻远瞩,审时度势,坚持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的持续改进,适应未来市场的需求。
为获得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的审核证据并对其进行客观的评价,以确定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的满足审核准则的程度所进行的系统的、独立的并形成文件的过程。
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审核准则指质量保证标准、有关法规、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等,满足的程度指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的符合性、有效性和适宜性。
这里有几个关键词值得注意,如“符合”、“有效”、“适合”、“系统”和“独立”。它们决定了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审核的某些特点。
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审核的特点,就其审核的内容来说是其“符合性”、“有效性”和“适合性”;就审核的方式来说是其“系统性”和“独立性”。
与ISO9001认证外部审核比较,ISO9001认证内审的基本特点如下:
1、内部审核的人员来自于组织内部
ISO9001认证内部审核是以自己的组织名义由内部审核员迸行的,第三方或第二方审核是以审核机构或顾客名义迸行的。第三方审核人员必须是国家认可的具有资格的人员,第二方审核通常是顾客内部人员。
2、内部审核的主要动力来自管理者
有时开展ISO9001认证内部审核活动可能是为了达到标准要求在外部审核前纠正不足,但是为重要的是管理者的认识和支持。没有管理者的支持就难以开展,也不会取得应有的效果。内部审核应是一种自觉的持续的内部管理行为,而不是一项被动的应付性的活动。外部审核,对第三方来说,主要是由组织申请而进行的认证注册活动;对第二方来说,主要是为了选择控制供方而进行的活动。
3、内部审核的重点是推动内部改进
每次内部审核应致力于发现问题和改进,这是衡量内部审核有效性的标志之一;而外部审核重点是进行评价,并据此作为认证注册或选择、控制供方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