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优秀企业纷纷跨入ISO9000认证的行列。按规定每一个需要认证的单位至少需2-3名内审员,内审员将是本世纪不缺少的人才。
对于单位来说,要有效地实施质量管理,离不开员工的支持。也就是说,每一个员工都需要掌握ISO9000标准的要求。因此,在职员工取得内审员资格,有助于工作业绩的提升,同时,也有助于得到上司和同事的认可。
对于正在谋求职业的人员来讲,取得内审员资格更是求职之路的有效的通行证书。由于目前懂得ISO9000标准知识的人员不是很多,具有内审员资格的人更是少之又少,而各用人单位对这类人员的需求量却在日益递增,取得内审员资格证书,有利于更快地找到你需要的工作机会。
另外,由于ISO9000认证的大力推广,越来越多的单位希望取得认证证书,但这些单位常常不知道该如何运作,当你取得了内审员资格证书,并在工作中获取一定的认证经验之后,就可以跨进认证咨询的大门,为需要认证的单位提供咨询业务。
一. 对质量体系的运行起监督作用
质量体系的运行需要持续地进行监控,才能发现问题,及时解决。这种连续监控主要是通过内部审核进行的,而实施内部审核的正是这支内审员队伍。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内审员对质量体系的有效运行起着监督员的作用。
二. 对质量体系的保持和改进起参谋作用
在内部审核时,内审员发现某些不适合项,要求受审部门提出纠正措施建议。他必须向受审部门解释为什么这是一项不合格,为什么不符合某一规定的条款。这样对方才能针对不合格,找出原因,采取纠正措施。在受审方考虑纠正措施时,内审员可以提出一些方向性意见供其选择。当受审部门提出纠正措施建议时,内审员应决定是否加以认可,并说明认可或不认可的理由。在纠正措施计划实施时,内审员应主动关心其实施的进程,必要时应加以协助(如向质管办或管理者代表反映实施中的困难,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等)。如果在审核中发现某些潜在不合格,内审员也应主动向受审方提出,并提出调查潜在不合格原因的途径并采取预防措施。这一切都说明内审员在内审工作中,决不仅仅是一个消极的裁判员,还应积极为保持和改进质量体系想办法、出主意,成为一名优秀的参谋。
三. 在质量管理方面起沟通领导与群众之间的渠道和纽带作用
内审员在内部审核中与各部门的职工群众有着广泛的交流和接触。他们既可以收集职工群众对质量管理方面的意见、要求和建议,通过管理者代表向领导反映;又可以把领导层关于质量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意图向职工群众传达、解释和贯彻,起一种沟通和联络的作用。有时,内审员通过自己的工作,生动具体地宣传贯彻了ISO9000族标准的要求,比上几堂ISO9000标准宣贯课更为深刻,成为领导最好的助手。
四. 在第二、三方审核中起内外接口的作用
由于内审员经常被派往分承包方(企业的供方)去作第二方审核,在审核中贯彻本企业对分承包方的要求,同时也可反映分承包方的实际情况和要求,可以起接口的作用。当外部审核员来本单位进行审核时,内审员常担任联络员、陪同人员或观察员等职务,从中了解对方的审核要求、审核方式和方法,向管理者代表或最高领导反映;同时也可向对方介绍本单位的实际情况,起内外接口的作用
五. 在质量体系的有效实施方面起带头作用
内审员一般在企业的各部门都有自己的本职工作。在这些工作中,内审员应带头认真执行和贯彻有关的质量标准、质量手册和涉及自己工作的程序文件。在接受内审时要做到虚心诚恳,积极配合,在全厂职工中起模范带头作用,成为贯彻实施质量体系的积极分子。
内审员是企业从事内部质量体系审核的执行人员,是每个需要认证的企业必需必备的人员,需经过严格的培训,由权威机构评估、审核,确认其具备从事组织内部体系审核的资格。
上一篇:如何成为一个优秀的内审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