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O组织在广泛征求意见全面考虑各行各业组织要求的基础上于2000年正式颁布ISO9001第三版《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要求》,它为企业提供了一个有效的管理平台,通过对客户需求的鉴别、企业各运行过程的识别整理整合、各岗位职责的界定,对质量运行进行系统化管理,降低质量的风险,提高客户满意度。
ISO9000体系的创立与发展
1、1947年2月23日,ISO(International Standard Organization)组织成立
2、1959年,美国国防部向国防部供应局下属的军工企业提出了品质保证要求,并对品质保证体系规定了两种统一的模式:军标MIL-Q-9858A《品质大纲要求》和军标MIL-I-45208《检验系统要求》。承包商要根据这两个模式编制"品质保证手册",并有效实施。政府要对照文件逐步检查、评定实施情况。这种办法促使承包商进行全面的品质管理,并取得了极大的成功。
3、后来,美国军工企业的这个经验很快被其他工业发达国家军工部门所采用,并逐步推广到民用工业,在西方各国蓬勃发展起来。
4、1970年代,BSI制定BS5750,开展了单独的品质保证体系的认证业务,使品质保证活动由第二方审核发展到第三方认证,受到了各方面的欢迎,更加推动了品质保证活动的迅速发展。
5、1980年,ISO组织根据BSI经验与建议成立TC176 (品质管理和品质保证技术委员会),专门负责制定品质管理和品质保证技术的标准。
6、1987年TC176制定ISO9000族标准(第一版)
7、1994年TC176对87版标准作阶段性修改形成94版ISO9000族标准
8、TC176组织对ISO9000族标准作彻底性的修改于2000年12月15日又颁布了ISO9001:2000版标准
9、中国于2000年12月28日等同采用ISO9001:2000形成GB/T19001
前面我们讨论了中国产品质量小的一般工业品、食品、药品、建筑业、医疗服务业等五个方面,对其余
类别和行业不再赘述。尽管如此,我们已经不难得出结沦,即:我国的产品质量还远远不能满足广大人民提高生活水平的需要。
正如工业与信息化部部长李毅中指出的:“当今世界最先进和最落后的企业都在中国”,中国的产品质量在总体上呈现出较为严重的两极分化现象。具体来说,在国家非常重视的关系国家民族命运的重要行业上,我们的产品质量是有保证的,甚至是****的,譬如航空、航天工业.譬如重大的军事科技方面;然而.存关乎广大民众民生问题、与广大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行业上,产品质量还存在相当大的问题。从前述中,我们看到的那些令人痛心疾首的质量事件、质量事故的存在,是不符合常理的。为什么呢”毫无疑问的是.我们当前的科学技术水平显然要高于人类社会的任何一个发展阶段。单纯从技术层面讲.出现如此之多的质量问题是不可想象的.可是我们却实实在在地看到了质量问题领发的严重性,这不能不引起人们这样的深思——质量,究竟是一个技术问题还是道德问题?当然、这里的道德是一种泛指,它包括个人的责任心、公德心、企业的补会责任、环境保护意识,以及整个什会的法律观念的强弱等诸多方面。也就是说。我们拥有广制造优秀质量的能力,可是是否愿意提供优秀的质量,这显然又是另外一回事。当前人类高度发达的文明和科学技术使得我们可以制造高度精密和准确的仪器,甚至于可以制造出纳米级的电动机、直升飞机和“十分庞大复杂的航天器系统和太空实验室,可是具有讽刺意昧的是,我们居然连结构非常简单的楼房、桥梁等建筑物和小小的并不复杂的食品、人们赖以治疗疾病的药抓部做不好。这一问题显然是非常值得深入思考和研究的。
总而言之.我们还需要付出巨大努力,共同营造一个“质量为先”的社会质量织围。
关于中国的产抓质量,借用一句话做一小结,即“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以日本为例,20世纪50年代以前,“Made in Japan"就是劣质产品的代名词;而今天,“Made in Ja—Pan”风行全球,其优秀的品质令全世界叹服.现在,我们不是已经有了“海尔、李宁、联想、上汽集团、宝钢、东汽集团、中铁工程、远洋运输、中石油、长江实业、鸿海集团、台塑集团”等一批世界品牌了吗?我们坚定地相信,中国产仍的质量必将傲立全球,但不是现在。为了这一天的早日到来,我们寄语中国的广大质量工作者们.“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尽管质量管理工作不好做,甚至是艰苦的.但大家还是要坚持。只要大家从观念、理念、意识上认识了质量,认识了质量管理,那一天,也就离中国产品质量傲立全球的日子不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