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标准化组织 (ISO) 向全球数以千计的行业领导者通报制造流程、安全要求、质量保证等方面的全球标准。每隔几年,他们就会制定组织需要了解的更新标准。
就合规性而言,ISO 认证是您的制造组织维持特定质量标准的认可标志。了解 ISO 系列标准(称为 ISO 9000)以及 ISO 9001 如何融入该管理体系非常重要。
ISO 9000:2015是一系列标准的最新版本,描述了质量管理的基本概念和原则,这些概念和原则普遍适用于通过管理体系、供应链物流、改善内部沟通等寻求成功的组织。
这些标准也有利于寻求对组织持续提供产品和服务的能力的信心的客户,因为加强内部标准会在外部反映给客户。
ISO 9000:2015 规定了适用于 ISO/TC 176 制定的所有质量管理和质量管理体系标准的术语和定义。
对策:应特别重视提高企业生产工人的个人素质,加强培训和教育。
质量控制存在于企业的所有生产经营活动中.与企业的每位员工特别是生产第一线工人的工作质量息息相关。因此.在企业的质量管理实施中,应特别注意充分发挥生产第一线工人在保证产品质量方面的主观能动性。日本企业认为,现代产品的结构越来越复杂,仅靠少数质检人员的努力,无论如何不可能将产品质量控制在满意的水平,而生产第一线的工人对工艺过程最为了解,最容易发现产品和零部件的缺陷。因此,将生产第一线工人纳人质量管理和控制队伍.是提高产品质量的根本途径。几十年来,日本产品称霸国际市场,其中这种做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实际上,日本的做法就是借鉴了我国以“两参一改三结合”为核心经验的《鞍钢宪法》(工人参加小组管理,干部参加劳动改革规章制度,领导干部、人、技术人员、管理干部相结合)。遗憾的是,今天的中国企业大都丢掉了这一优秀的管理经验。
职工参与质量管理和控制的有效办法是与小组化工作方式相结合。质量管理小组的活动,险了注重产品质量外,还涉及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安全卫生,甚至包括搞好工人之间的团结互助和开展业余活动等。
在生产实践中,应强调以人为本的质量管理思想。生产者的个人素质对质量管理十分重要.为了提高生产者的个人素质(包括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应加强培训和教育。内容包括设备操作规程、全面质量管理、工艺流程等,这是从多年的质量管理实践中总结的一条宝贵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