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O 9000和ISO 9001之间有一些细微的差异,简而言之,ISO 9000标准描述了质量管理体系,ISO 9001是描述所有这些要求的文档。大多数公司将通过ISO 9001认证,并且仅拥有文件系列中的基本组成部分之一,在这种情况下,ISO 9001仅描述了要求;相反,ISO 9000描述了词汇,ISO 9004描述了改进指南。
ISO 9000定义和ISO 9001关于行动
在ISO 9000文档中,大多数人都学习与改进过程相关的词汇,了解词汇对于执行与ISO 9000文档相关的改进计划至关重要,这些文档未包含可能导致改进的众多可行项目;另一方面,如果您的公司想知道要进行哪些改进,则员工应阅读ISO 9001中的要求。他们会告诉员工在公司内部改进流程的要求
ISO 9000和ISO 9001通过审核有所不同
对于ISO 9001管理体系,需要进行内部审核以确保质量管理体系正常运行,这可能需要邀请独立的认证机构来确保符合性,客户也可以自己审核系统,-审核取决于对管理系统标准的认证。
组织建立适用于自身实际的质量管理体系
对于组织来说,运用标准建立符合自身实际情况的质量管理体系,对标准的理解和将标准要求的“本地化”是体系建立、运行的关键,因此“适用性”则是标准的灵魂。在2008版标准应用中,组织的质量管理(体系)文件更多处于“总图”和“总方案”及“概要设计”层面,而缺乏“部组件图”、“零件图”、“工艺规程”等可操作性文件。导致组织的质量管理体系无法“接地气”,可操作性较差。
抓住标准的换版的机会,组织可以在换版过程中对标准变化的内容加以利用,强化适用性,在质量管理体系中将管理的设计输出更加系统地分解、展开,形成有针对性、实用的过程控制依据——“岗位质量管控指导手册”,使质量管理文件更好地满足使用需求。具体做法可包括:
1.重构质量管理体系的文件体系。将现有体系文件(包括管理规章制度)进行分级分类清查,梳理其中的对应、连接关系及脉络,调研、确定要求和实际需要,整顿和改造现有文件结构和文件,补充完善有针对性的、量身定做的细化要求的文件。
2.结合岗位标准化工作,梳理、确定岗位工作所需的管理文件—“岗位质量管控指导手册”,将文件分册印制,按需发放,按需(须)使用。消除当前体系文件汇总成一大本带来的弊端。这样,才能真正做到任务、要求、责任清晰明确,使责任制得到有效完善、沟通和真正落实。
3.“岗位质量管控指导手册”的编制人员及质量把关团队要具备较高的技术和管理能力,以充分保证文件质量,使其好用、管用。
按照新版标准要求,组织的最高管理者应指定每个产品、每个过程的管理者或管理团队,赋予其明确的职责和权限,确保其职责、权限和作用在组织内得到实施和承认。将基于团队的质量责任体系结合到已有的基于行政关系的质量责任体系而形成立体质量责任网络,可相互取长补短,并满足多维度的要求。健全“立法—执法—守法—司法-监督”的质量管理工作机制。协调好组织管理体系内各点线面体之间的职责关系,使各级部门都具有其相应的质量管理职责和定位,技术指挥系统“技术立法”,科研生产团队“实践守法”,机关业务主管部门 “管理执法”,质量部门“监督执法、守法和司法”,行政领导“管理立法”和“司法”。真正做到“各就各位”、“在其位谋其政”、“谁主管谁负责”,把职责落实下去、执行到位、准确考核。
ISO 9001:2015认证标准是针对各行各业组织的通用要求,它体现了先进管理及质量管理理论和实践的发展,但基于不同的目的采用质量管理体系的收益不同、质量管理体系的成熟度不同。在“适用性”方面的改善,可以促进组织的质量管理及组织整体风险防控和绩效提升,促进质量管理体系审核认证有效性提升,促进顾客与相关方及社会获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