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人注意到国际标准化组织(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的全名与缩写之间存在差异,为什么不是“ISO”呢?其实,“ISO”并不是首字母缩写,而是一个词 ,它来源于希腊语,意为“相等”,现在有一系列用它作前缀的词,诸如“isometric”(意为“尺寸相等”)“isonomy”(意为“法律平等”)。从“相等”到“标准”,内涵上的联系使“ISO”成为组织的名称。
ISO的组织结构
其组织机构包括全体大会、主要官员、成员团体、通信成员、捐助成员、政策发展委员会、理事会、ISO中央秘书处、特别咨询组、技术管理局、标样委员会、技术咨询组、技术委员会等。
全体大会
全体大会由官员和各成员团体指定的代表组成。通信成员和捐助成员可以观察员身份参加全体大会。它一般每年举行一次,其议事日程包括ISO年度报告、ISO有关财政和战略规划及司库关于中央秘书处的财政状况报告。全体大会由主席主持。全体大会建立咨询委员会,称为全体大会的政策发展委员会。它对全体成员团体和通信成员开放。
认证机构给出的认证范围应与营业执照相符,描述的专业应符合认可要求,企业一般都希望,证书范围越大越好,以证明自身管理能力强。如果审核证据无法准确描 述的范围或范围过大将给认证机构带来风险。认证机构和企业之间经常会有不同的要求,如果沟通协调不好会导致企业不满意或中断审核等。
根据认可要求,申请的认证范围所对应的产品,必须在现场审核时能够在正常生产。从企业角度出发,就可以初步限定认证范围。这样即符合要求,又降低了认证风险(认证风险是企业与认证机构双方共同承担的,如任何一方受到认证相关监管部门的查处,均会对双方造成影响)。
从ISO9001质量管理认证便利性角度考虑,体系包含的不同类的产品越多,自然运行起来也就越复杂,对于企业来说,会造成体系运行成本增加。企业在确定ISO9001质量管理认证范围时也应从管理成本的角度考虑这个问题。
下一篇: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