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O9001认证是各国对产品和企业进行质量评价和监督的通行证;作为顾客对供方质量体系审核的依据;企业有满足其订购产品技术要求的能力。凡是通过ISO9001认证的企业,在各项管理系统整合上已达到了国际标准,表明企业能持续稳定地向顾客提供预期和满意的合格产品。站在消费者的角度,公司以顾客为中心,能满足顾客需求,达到顾客满意,不诱导消费者。
关于ISO9001:2015新版标准由 ISO/TC176/SC2(国际标准化组织/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技术委员会/质量体系分委员会)负责起草的征求意见稿(CD)已经发布。新2015版标准的修订原稿为英文版,经过编译整理。此编译稿便于大家了解新版标准的大体修订方向,后续正式版将会有更多修订,一切以ISO9001:2015最终正式版为准。
ISO9001:2015版标准(CD草稿)再也见不到《质量手册》和《程序文件》这类中国人最难以理解的文件形式了,统一用“形成文件的信息”取而代之。通篇也见不到“记录”这两个字眼了,统一用“活动结果的证据” 取而代之。
在市场经济中,利润最大化与成本最小化是企业永恒的主题。一个企业要达到利润最大化,就必须对投入ISO9001认证要素进行最优组成以使成本最小。因此,我们想要取得最大利润,就要遵循成本最小化原则,企业通过ISO9001认证能降低成本的最好方法。
守株待兔的故事对我们每个人来说都是耳熟能详的,这在经济学家的眼里可以用了阐述成本最小化原则—即付出最小的成本来获取更多的“兔子”。
那通过ISO9001认证企业如何控制成本,使之达到成本最小化呢:
1、加强控制措施,减少无效消耗。
对于获得一定产品而发生的有效消耗,在一定生产条件下是一定的,是相对固定不变的;对于获得一定产品而发生的无效消耗,是相对变化的,是普遍存在的。后者是控制的对象,要通过ISO9001认证一系列措施对这一消耗进行控制,使其降低到最低点。
2、加强企业ISO9001认证质量管理体系,促进经济技术统一。
企业需要的不是单纯的技术而是经济技术,从技术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出发,重视技术进步,对降低成本有着重要作用。一方面,技术上的新成果只有在经济上需要且有采用它的条件时,才能在生产中得到广泛地应用;另一方面技术的进步也推动着经济的发展。
3、加强内涵控制,推动外延控制。
一般来讲,企业的成本控制工作,是按由低到高、循序渐进的步骤展开的。归纳起来可以分为两大阶段: 第一阶段,内涵成本控制阶段。这是初步成本控制阶段,主要是打好基础。第二阶段,外延成本控制阶段。这一阶段是完善发证阶段,主要是系统控制。这一阶段的控制措施由经济管理型转向了技术管理型,发送了质的飞跃。这是因为随着企业外部原材料价格的大幅度上涨、企业增支减利因素不断增加,单纯靠内涵控制已不能适应经济形势发展的要求。
因此,企业必须通过ISO9001认证让内涵控制为主转向以外延控制为主,并逐步形成外延控制体系,从而极大地提高企业的应变能力、消化能力和发展能力,逐步使成本达到最小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