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企业自身而言,一个现代化企业必须建立系统、开放、高效的管理体系,企业的每一部分工作都要纳入体系中,这是现代生产集约化的需要,也是运行规范化、标准化的需要。因此企业要
通过建立系列化、规范化、文件化的管理体系来规范企业的管理行为,从而达到现代管理的目的。主要体现在三点:
1、三体系认证是使得企业的管理走向法制化的重要途径,建立管理体系后,系统、规范的制度化文件成为企业上下人人遵守的内部法规,使企业的管理走向法制;
2、发动全体员工参与管理的好形式,管理层的理念、思路及目标通过体系文件变成全员的自觉行动,使管理部门的工作得到各有关部门的主动支持与配合;
3、三体系认证使企业建立起主动的自我完善、持续改进的有效机制。通过管理体系特有的日常监测与测量、年度审核及管理评审,企业能主动地及时发现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实现持续改进的机制。
从社会层面来看,三体系认证是向公众展示企业良好形象和社会责任的佐证和媒介。主要体现为:
1、质量管理体系是展示企业确保服务质量稳定,追求“零缺陷”的目标,对客户负责的形象;
2、环境管理体系是展示企业确保在服务过程中节约资源,少甚至无污染,追求“零排放”目标,对社会负责的形象与责任;
3、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是展示企业确保生产过程中少甚至无事故、职业病,追求“零事故”的目标,对员工负责的形象与责任。
从产生的效益来看,三体系认证具有直接或间接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企业实施并通过三体系认证,要有一定的投入,但也会得到丰厚的回报,不仅有造福社会的社会效益,也会产生实实在在
的经济效益。具体体现在:
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的好处在于,稳定服务质量,减少客户投诉,提高企业信誉,直接有利于拓展市场;
2、通过环境管理体系认证,有利于节约能源资源,降低企业成本;持续达到排放、减少排污费用,提高市场竞争力,为保护环境作贡献;
3、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的益处在于,减少工伤事故,杜绝职业病危害,改善劳动条件,减少企业损失,调动员工积极性;为保持社会稳定作贡献。
▲认识管理的规律性,建立一致性的管理基础。
▲科学地调配人力资源,优化组织的管理结构。
▲统筹开发管理性要求一致的活动,提高工作效率。
▲有利于培养符合型人才。
▲降低管理成本
▲应国际认证发展的大趋势。
可避免三个标准分开贯标的弊端,如下:
1.文件的编制产生重复,出现三本管理手册、三套程序文件,因内容有60%以上是相同。
2.体系运行重复,三个体系要分别任命三个管理者代表,三个工作例子,搞三次内审,三次管理评审,接受三次现场审核,多年三次监督审核。
3.如果建立三个独立体系,就会要接待认证机构的认证审核,在人员接待、费用开支方面都带来不便之处,认证机构的不同观念,将更难协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