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O20000认证的现状

时间:2023-03-07 10:17:36 作者:雄略企业管理

ISO20000标准介绍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广泛应用,组织的业务运作越来越依赖于IT,组织对IT支持提出更明确的服务要求,以确保提高服务质量,降低服务成本,降低因IT服务中断所导致的业务风险。

20世纪80年代后期,英国政府计算机和电信中心(CCTA)开始就致力于研究和解决“IT服务质量不佳”的问题。1989年,CCTA发布了ITIL V1。2001年ITIL V1进行了修订和扩充发布了ITIL V2版本。ITIL自发布以来被全球各国广泛引用。2001年英国标准协会(British Standard Institute)在国际IT服务管理论坛(itSMF)年会上,正式发布了以ITIL为基础的英国国家标准BS15000。

2005年5月17日ISO20000标准正式发布,标志着IT服务管理在国际范围内的标准化进程又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2011年4月12日ISO20000标准发布了IT服务管理国际标准ISO20000-2011版。

ISO20000认证的现状
从2005年ISO20000发布至今,全球一共有数千家企业获得了ISO20000认证。就国内而言,从2006年开始认证速度逐年增加,截止目前中国已有几百家企业通过了ISO20000认证,也表明我国企业对ISO20000的认知和认可有了进一步加强,中国企业的IT服务管理水平有了进一步的提升。

ISO20000认证的收益
ISO20000认证将帮助组织实现以职能部门为主导的工作方式向以流程驱动为主的工作模式的转变,建立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管理体系,达到以下收益:

建立规范的服务流程,提高IT服务质量;
有效整合IT资源,降低成体,提高效率;确保为客户提供有效的、可靠的IT服务;
建立IT服务的量化管理体系;
提高员工的服务能力和工作效率;
与供方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为客户提供更稳定的服务;
持续优化服务流程,提升服务水平,提高客户满意度;
提供稳定优质的IT服务,提高组织竞争力。



image.png


IT组织从产生到发展的很长一段时期,一直是以搞好技术,做好技术支持配角为特征的。但今天的信息系统已不单纯是企业的技术支撑,信息化由“技术驱动”向“业务驱动”转变,IT部门的角色也逐步开始从单纯的信息技术提供者向信息服务供应者转换,职能的转变,客观上也要求信息管理向IT服务管理模式转变。

随着IT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组织基于IT技术构筑自己的价值链,需要IT来支持和支撑组织的运行,IT构架已经成为影响组织生存的关键要素,特别是对于银行、证券、保险、电信等高度依赖信息技术的组织。而且随着逐年IT的投入,建设了大量的软硬件系统,对客户要求的提高,对故障发生的恐惧,对投入成本逐年增加的不安,都促使现在的组织要采取措施规范IT服务的管理。

在产品生产过程中,需要遵循一定的质量控制标准(如ISO9000系列标准),可以确保产品的质量保持较高的水准(如较高的产品合格率),同时也可以降低产品制造成本。而对于服务提供(运营)过程来说,遵循相关的服务管理标准(如ISO20000)可以实现服务运营的输入(Inputs)和生产流程(Process)的标准化。只有将过程标准化了,才能保证最终的服务质量和成本符合预定的标准,才能实现过程控制,从而达到质量控制的目标。

在传统的IT管理模式下,IT部门是作为技术支持的角色被动地存在的,而在新的IT服务管理模式下,IT部门是作为一个主动的服务提供者向其客户和用户(企业的业务部门)提供赖以支撑组织业务运作的IT服务,IT部门和IT外包商往往需要向客户提供服务目录(SC)并和客户签订正式的服务级别协议(SLA)。

目前,全球的IT服务业正逐渐走向专业化和外包化。随着企业和政府组织的业务运作越来越依赖于IT,越来越多的组织考虑将其IT服务运营外包给专业的IT服务提供商或对内部的IT支持部门提出更明确的服务要求,以确保提高服务质量,降低服务成本,降低因IT服务中断所导致的业务风险。

如何控制这个IT服务的整体风险(无论是内部还是外部),提高IT的整体服务水平是一个需要高度重视的问题,而ISO/IEC20000就是解决该问题的一个很好的指南。


上一篇:信息技术服务管理体系ISO2000:2018认证是什么?

下一篇:ISO20000简介

广东雄略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地址:佛山市顺德区容桂天富来环球广场 电话:0757-22177500
备案号:粤ICP备202007764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