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O13485认证风险管理有什么要求?

时间:2022-10-26 09:48:58 作者:雄略企业管理

  引言:基于风险的管理是近年管理界的主流趋势,风险也是ISO13485认证标准及认证活动管控的最重要事项之一,也是医疗器械安全有效性管理的核心之一。     


 风险管理是用于风险分析、评价、控制和监视工作的管理方针、程序及其实践的系统运用,贯穿于医疗器械从设计开发过程的初始概念至最终停用和处置的全生命周期,在保障医疗器械产品临床使用安全性和有效性上得到了全面的应用。医疗器械作为应用于人体的医疗用品,应保证临床产品应用对患者受益大于风险,在为患者带来临床受益的同时,最大程度控制器械在应用中可能带来的风险。医疗器械监管法规、标准等构成的医疗器械性能评价体系对医疗器械性能评价进行了较为完善的规定和要求。本文对风险管理在医疗器械性能评价的应用从法规要求、质量管理体系、产品性能评价体系构建等方面进行浅析,希望能为医疗器械监管科学研究和风险精准控制的医疗器械性能评价体系构建提供参考。




image.png



      ISO13485认证风险管理有什么要求?


       1、产品定性或定量特征的判定


  1.1产品的预期用途和使用


  应规定产品预期在何种环境下使用、操作者应具有的技能和进行的培训。


  1.2产品中使用的材料/部件


  应考虑的因素包括与安全性有关的特征是否已知。


  1.3产品是否以无菌的形式提供


  应考虑的因素包括产品是预期一次性使用还是重复使用、采用何种包装、贮存寿命及使用的灭菌处理形式。


  1.4产品是否有限定的贮存寿命


  应考虑的因素包括贴标签或标志及此类产品的处置。


  2、对产品可能造成伤害的潜在源,一般涉及以下方面:


  2.1环境危害:因废物或器械处置的污染


  2.2使用的危害:


  a)不适当的标签;


  b)不适当的使用前检查说明书;


  2.3功能失效、维护及老化引起的危害:


  a)与预期用途不相适应的性能特征。


  b)不适当的重复使用。


  c)缺乏适当的寿命终止规定。


  d)不适当的包装及存放环境


  3、对每项危害的风险估计


  3.1针对判定的每项可能的危害,利用可得到的有效数据/资料、 相关标准、医学证明、适当的调查结果,评估在正常和失效两种状态下的所有风险。


  3.2评估时可采用定量或定性的方法进行,根据需要可选用潜在失效模式和效应分析、故障树分析及危害和可操作性研究。


  4、风险评审


  4.1经过对危害的风险评估,确定其是否在可接受的水平。


  4.2若某项危害风险超出了可接受水平,则应对此项危害采取措施,降低风险。


  4.3若危害仅在故障发生时才超出可接受水平,则应说明:



  a)危害发生前,使用者能否发现故障;


  b)故障能否通过生产控制或预防性维护消除;


  c)误用能否导致故障;


  d)能否增加报警。


  5、风险降低及防范措施


  风险可以通过以下适当手段得到降低并达到可以接受的水平。


  5.1直接安全手段:即从设计开发方面予以控制。


  5.2间接安全手段:即从防范措施方面予以控制。


  5.3附有说明的安全方式:即从产品的使用时间和频次、限制用途、寿命或环境等方面进行控制。


  6、其它危害的产生


  确定在降低风险过程中是否会引起新的危害产生。


  7、所有已判定危害的评估


  若对所有的危害项都估计了风险并在可接受水平时,则可进8,否则退回至3。


  8、风险分析报告


  8.1应将风险分析的结果形成文件,从而可以在考虑到的产品的预期应用和用途的条件下,对已判定的危害是否可以接受作出决断。

  8.2当有新的资料/数据可应用时,应考虑进行一次新的风险分析。如随时间的推移风险起了变化及快速发展的技术有可能消除、增加或降低任一特定危害的风险及新的风险可能出现或首次被判定,都应考虑进行一次新的风险分析。


上一篇:哪些产品可以做ISO13485认证?

下一篇:申请ISO13485认证所需资料

广东雄略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地址:佛山市顺德区容桂天富来环球广场 电话:0757-22177500
备案号:粤ICP备202007764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