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质量管理体系中最常见、普及度和成熟度的是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本文则针对企业自身,介绍建立ISO9000质量体系的内部意义。 强化企业质量管理能力。负责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的认证机构都是经过国家认可的,对企业的质量管理体系的审核是非常严格的。这样,对于企业内部来说,可按照经过严格审核的国际标准化的质量管理体系实施质量经营,真正达到管理活动的法治化和流程化要求,极大地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提升产品和服务质量,迅速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强调员工操作“说、写、做”一致。文件化的质量管理体系使全部质量工作有可知性、可见性和可查性,通过培训使员工更理解质量的重要性及对其工作职责的要求。 精简运营,减少浪费。质量管理体系的侧重于流程。
鼓励企业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有助于减少浪费和顾客投诉。 鼓励全员参与,提高员工士气,目标一致,保障企业员工之间沟通顺畅,从而增减员工的参与意识。 企业内部各部门人员的职责明确,避免推诿扯皮,流程清晰,减少管理复杂度。 提高企业过程管理水平。ISO9000提供了过程管理、数据分析和持续改进等科学管理方法,应用之后,企业管理效果会更好,效率会更高。 以上就是建立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对于企业内部的好处。ISO9000质量体系指导企业开展各项质量经营活动,帮助各类企业通过顾客满意度的改进、员工积极性的提升和持续改进来获得成功。
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产品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产品质量问题逐渐明显,突出,企业只是不断提高质量,减少资源浪费和消费,从根本上降低成本,提高质量,达到客户满意度水平,提高企业信誉,把握市场份额,提高企业竞争力,生存和发展。
企业的质量改进包括两个过程,一是提高产品本身的质量和水平,二是提高企业管理体系。首先,通过不懈的质量改进,将提高产品的实物质量和管理水平。由于知识内容的不同,产品的内涵将显示出更强的竞争力。产品将占据更大的市场空间,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二是提高质量,满足客户全面满意的要求。随着市场需求结构的巨大变化,客户满意度也成为每个企业追求质量管理的长期目标。然而,上帝对客户的需求是不断变化和改进的。企业必须跟踪用户的变化,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和管理水平,充分满足客户的需求,否则企业将被上帝抛弃。第三,质量改进符合事物发展的一般规律。多变的社会需求和激烈的市场竞争迫使企业加快质量创新和改进的周期和速度。谁走在创新的前沿,谁就掌握了市场的主动性,落后意味着被淘汰。这是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
要实施质量改进,首先要建立一个完整的机制。该机制应包括:信息系统、改进主体、改进对象、约束和监督等诸多要素,并按照以下环节进行操作:信息收集、选择改进对象、确定改进目标(短期和长期目标)-质量分析(找出根本原因)-确定改进措施-跟踪、监督改进结果-整理和归档。其中,质量分析(找出根本原因)是关键环节。只有找到问题的关键,我们才能用正确的药物来解决问题。企业要想实现持续的质量改进,必须做到:
(1)领导启动和支持。对企业质量负全责,不断提高质量是企业领导的重要质量职能。只有带头实施和全力支持,企业员工才有信心坚持下去,获得必要的资源帮助,取得成效。不断的质量改进也应该是各领导和管理者追求的永恒目标。
(2)确定明确的质量改进目标。质量改进目标不仅为员工提供了质量主攻方向,而且便于衡量他们的进步。这些目标应该清晰易懂,具有挑战性但恰当,所有需要共同工作以实现这些目标的人都能理解并达成共识。这要求员工接受必要的、有效的培训和教育。
(3)必要的资源分配。为了实现质量改进的目标,管理者应确定资源要求,并提供必要的、充分和适当的基本资源。
目前,我的很多企业都在实施ISO9000认证体系的标准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很多人误以为只要拿到就行ISO9000体系认证证书,可以说明他们的产品具有高质量的水平,所以很多企业忽视了质量改进的重要性。ISO9000认证系列标准,对企业质量管理工作具有深远的意义,确实将企业分散管理转变为系统管理,提高企业的整体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但产品质量只能保持现状,没有改进和改进,质量改进可以弥补这一不足。同时,质量改进也可以是ISO9000认证体系借鉴了许多有用的东西,如科学性和实用性。只有不断改进产品和管理,有效结合质量改进和质量体系建设,才能从根本上提高质量。
质量改进和创新要求企业管理领导和质量工作者改变传统观念,建立适应现代经济的新思维模式,满足市场发展需求,重塑企业管理战略和政策目标,依靠质量改进和创新能力,建立新的管理模式和工作流程,开发潜在的、隐性的用户和市场需求,只有这样,企业才能在新的知识经济中长期生存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