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O 9001认证要求企业建立内部审核机制,以确保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和连续性。内部审核是评估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和连续性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发现和解决潜在问题和风险的关键环节。以下是建立ISO 9001认证的内部审核机制的一些关键步骤:
确定内部审核计划:企业应该制定内部审核计划,以确保对质量管理体系的全面审核和评估。内部审核计划应该考虑到质量管理体系的目标和政策、流程和程序、关键风险和问题等方面的要求。
指定内部审核员:企业应该指定内部审核员,以确保内部审核的专业性和客观性。内部审核员应该具备相应的质量管理知识和技能,并定期接受培训和意识提升。
准备审核程序和工具:企业应该准备审核程序和工具,以确保内部审核的规范性和一致性。审核程序和工具应该包括审核计划、审核报告、审核检查表、记录表等。
实施内部审核:企业应该实施内部审核,以评估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和连续性,并发现和解决潜在问题和风险。内部审核应该按照内部审核计划进行,并采用相应的审核程序和工具进行。
确认审核结果:企业应该确认内部审核结果,包括审核报告、审核发现和建议、纠正和预防措施等。确认审核结果需要考虑到质量管理体系的目标和政策、关键流程和程序、内部审核发现的问题和风险等方面的要求。
跟踪审核结果:企业应该跟踪审核结果,以确保纠正和预防措施的有效性和连续性。跟踪审核结果可以采用内部管理评审、流程监测和数据分析等方式进行。
综上所述,建立ISO 9001认证的内部审核机制需要企业制定内部审核计划,指定内部审核员,准备审核程序和工具,实施内部审核,确认审核结果和跟踪审核结果。通过建立和实施内部审核机制,企业可以评估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和连续性,发现和解决潜在问题和风险,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提高产品和服务的质量。
一、企业开展ISO9001体系内审是会制定相应的内审文件的,企业的内审人员需要按照内部标准文件所规定的时间频率,进行内审活动的相应申请,相应的管理人员进行批准,企业内审人员就可以开展规划了,编制这次的内审计划,需要明确内审阶段的各个部门的顺序,规定企业的内审团队的主要负责人还有团队人员,各个内审人员所分配的部分和责任。
二、在内审计划安排好之后,需要在内审开展的前几天进行通知,以保证相关部门的人员可以进行工作的开展,之后进行内审会议的开设,介绍清楚这次内部审核的注意事项,审核的目的和所涉及的内审范围,然后按照计划开展企业内部审核,在内审结束之后,对内审中发现的问题进行总结会议的开展,督促各个部门根据发现的问题开展纠正。
三、对于企业的内审的相应流程、结果还有问题发生的原因和解决措施进行有效记录,为企业的后续审核和正式认证进行依据储存。
1、应按计划的时间间隔进行内审(通常不超过一年),以确定QMS是否:
1)符合本标准要求;
2)得到有效的实施和保持。
2、内部审核的目的是确定质量管理体系与标准的符合性和实施保持的有效性。
3、编制程序文件对实施审核、确保审核独立性、记录结果和向管理者报告的职责和要求作出以下规定:
1)审核方案的策划,应规定审核的准则、范围、频次、目的和方法。策划的依据是审核活动区域的状况、重要程度和已经审核的结果。
2)明确审核员职责和资格,审核员应独立于受审部门的活动,并能确保审核过程的客观性和公正性。
3)内部审核实施包括:审核准备、现场审核、审核报告与跟踪审核。
4)审核期间发现问题部门的管理者必须认真分析原因,采取有效的纠正措施。
5)审核组负责对纠正措施的实施效果进行跟踪验证,并提供验证结果的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