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O/TS16949:2002认证注册,可适用于整个汽车供应链。这些厂家必须是直接与生产汽车有关的,具有加工制造能力,并通过这种能力的实现使产品能够增值。
要求获得ISO/TS16949:2002认证注册的公司,必须具备有至少12个月的生产和质 量管理记录,包括内部评审和管理层评审的完整记录。
对于一个新设立的加工场所,如没有12个月的记录,也可进行评审。经评审符合质量系统规范要求的,认证公司可签发一封符合规范要求的信件。当具备了12个月的记录后,再进行认证审核注册。
经认证获颁证书的机构,如不能继续保持质量体系的正常运转和产品质量的一致性,将有被吊销证书的风险。
其它客车企业要不要跟进,试图通过TS16949认证?
如今宇通、金龙等的客车企业在通过ISO9001标准认证的基础上,提出来全面执行"质量管理体系—汽车行业生产件与相关服务件的组织实施 ISO9001:2000的特殊要求,(TS16949)",为我国客车企业的进步带了一好头,国内其它客车企业哪有理由不跟进的。
TS16949标准是一个推荐性标准,没有谁要求,强制执行。企业不申请,任何第三方没有权力要求企业去贯彻这个标准,尤其是对已经通过ISO ISO9001认证的企业更是如此。从企业立场层面来说,执不执行TS16949标准是企业的自由选择,但是从市场和用户观点面来说,哪个企业的质量管理 体系执行ISO9001标准,那个企业就只能算是入门级水准;哪个企业执行TS16949标准,那个企业才算得上客车行业专业级水准。
国内客车企业一般都有三、四十年的历史,又有谁愿在客户面前,永远是"业余级"形象呢?"业余级"企业的产品(服务)在市场上又能维护多长的时间呢?这是常识不用细说。
5、其它客车企业如何做,才能通过TS16949认证?
对当前在执行 ISO9001标准都感到十分吃力的企业而言,现在又提出来要执行比ISO9001高许多的TS16949标准,有没有可能呢?企业的实际情况,只有自己心里有数,盲目跟进会不会掉进强势企业设计的陷阱呢?即使跟进,其切入点又在哪里呢?
笔者的观点,有许多事情都是两难的事。不去做,就"等"死,积极去做,就"找"死。如果结果是"找"死,则是人算不如天算,但是有谁愿意"等"死呢?
"积极进取"不等于"成功",但是总有希望在,"消极"连希望也没有。ISO9001标准的基本原理具有普遍性,其过程模式从抽象层来讲说,的确符合各种 组织,但对特定个体而言,并不等于拿来就可以用好的,必须要一个相当长时间的消化过程,或者说,贯标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学习的过程、一个不断领悟的过程、 是一个不断应用(总结)的过程。有了ISO9001标准贯标的经历,对通过TS16949认证总算是一个基础吧。有基础比没有基础总要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