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O14000系列标准的构成和分类

时间:2023-06-26 14:01:03 作者:雄略企业管理

ISO是世界上最大的非政府性国际标准化组织,也是当今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国际科学技术组织之一。它成立于1947年2月,该国际组织的主要工作之一就是制定各行业的国际标准,协调世界范围的标准化工作。自成立以来,已制定并颁布了许多国际标准,其下设若干技术委员会,其中第176技术委员会在1987年成功地制订和颁布了ISO9000族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巨大的反响。

在1992年5月6日联合国环发大会上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各国环境的重要课题。1990年ISO和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出版了《展望未来——高新技术标准化的需求》一书,其中“环境与安全”问题被认为是标准化工作最紧迫的四个课题之一。1992年ISO/IEC成立了“环境问题特别咨询组”,1992年12月该咨询组向ISO技术委员会建议:制定一个与质量管理体系方法相似的环境管理体系方法,帮助企业改善环境行为,并消除贸易壁亝,促进贸易发展。在此基础上于1993年6月正式成立了ISO/TC207环境管理技术委员会,正式开展环境管理工具及体系方面的国际标准化工作。来自五大洲80个成员国和16个国际组织组成,中国是成员国之一。主席、秘书国是加拿大

1、标准构成及编号。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给ISO14000系列标准预留了100个标准号,编号从ISO14001至ISO14100。SC1环境管理体系(EMS)标准号14001~14009;SC2环境审核(EA)标准号14010~14019;SC3环境标志(EL)标准号14020~14029;SC4环境行为评价(EPE)标准号14030~14039;SC5生命周期评价(LCA)标准号14040~14049;SC6术语和定义(T&D)标准号14050~14059;WG1产品标准中的环境因素(EAPS)标准号14060;备用标准号14061~14100。


2、标准分类及之间的逻辑关系。7种标准按其性质及功能分为三类:(1)基础标准:术语和定义;(2)评价组织的标准:环境管理体系标准、环境审核标准、环境行为评价标准;(3)评价产品的标准:产品标准中的环境因素、环境标志标准、生命周期评价标准。


image.png

ISO14000基本要求

*要求建立文件化的环境管理体系


*制定环境方针,作出环境保护的承诺


*识别企业的环境因素,制定目标指标以改善环境状况


*要求污染预防,持续改进;遵守法律法规


*针对企业的重要环境岗位,建立作业程序加以控制


*注意各方面的信息沟通


*要求对紧急突发事件,建立应急和响应计划


ISO14000系列标准分类

ISO14000做为一个多标准组合系统,按标准性质分为三类:


   第一类:基础标准—术语标准。


   第二类:基本标准—环境管理体系、规范、原理、应用指南。


   第三类:支持技术类标准(工具),包括:


       ①环境审核;
       ②环境标志;
       ③环境行为评价;
       ④生命周期评估。


   如按标准的功能,可以分为两类:


   第一类:评价组织


       ①环境管理体系;
       ②环境行为评价;
       ③环境审核。


   第二类:评价产品


       ①生命周期评估;
       ②环境标志;
       ③产品标准中的环境指标。





上一篇: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环境保护规章制度

下一篇: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标准简介

广东雄略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地址:佛山市顺德区容桂天富来环球广场 电话:0757-22177500
备案号:粤ICP备202007764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