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O14000标准是环境管理体系(EMS)标准的总称,是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继ISO9000标准之后发布的又一国际性管理系列标准,已被近百个国家和地区采用。对我国而言,ISO14000标准的实施,既是为了保护人类生存发展的需要,也是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建立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现两个根本转变的需要。同时也是为了促进国内外贸,实现环境管理现代化的需要。
ISO14000标准对于提高各类组织的环境管理水平、节约资源、提高效益、降低风险具有全面的推进作用,在全球日益重视环境保护的今天,建立ISO14000标准体系,是各类组织提高市场竞争力,进入世界市场特别是欧美市场的绿色通行证, ISO14000环境管理系列标准已成为一套目前世界上最全面和最系统的环境管理国际化标准,并引起世界各国政府、企业界的普遍重视和积极响应。ISO14000环境管理系列标准包括:
-ISO14001:2004 《环境管理体系-规范与使用指南》
-ISO14010:1996 《环境审核指南-通用原则》
-ISO14011:1996 《环境审核指南-审核程序-环境管理体系审核》
-ISO14012:1996 《环境审核指南-环境审核员资格要求》
-ISO14020:1998 《环境标志和声明-通用原则》
-ISO14040:1997 《生命周期分析-原则和指南》
-ISO14041:1998 《生命周期分析-目标和范围界定 清单分析》
-ISO14050:1998 《环境管理词汇》
-ISO导则64:1997 《产品标准中环境因素导则》
其中,组织依据ISO14001:2004《环境管理体系-规范与使用指南》建立环境管理体系(EMS),并通过第三方认证机构的认证已经成为打破国际绿色壁垒、进入欧美市场的准入证,并逐渐成为组织进行生产、经营活动及贸易往来的必备条件之一。
通过推行ISO14000,可以提高企业员工的环保意识,控制环境影响,通过企业环境管理水平,从而促使企业上层次、上水准,实现企业环境目标与经济目的和社会需求的统一。
经过调查总结,ISO14000在造纸企业中的应用效果概括为以下几方面:
1、垃圾回收,分类处理:通过实施环境管理,对垃圾按普通类、再生类和危险类分类处理,既保证了环境的清洁卫生,又可循环利用再生资源,并能控制危险固体废弃物对周边环境的影响,从而为生产和品质提供环境保障。
2、节能降耗,降低成本:调查结果显示,EMS推行初期可节约办公用纸15%、办公用水电7%、生产用水3%、生产用电0.8%,生产物资消耗降低0.2%,有效控制了生产成本。随着管理的不断深入,节能降耗幅度逐渐下降,直到趋于稳定水平。
3、控制污染,保障安全:一方面,针对造纸企业废固废水废气污染的发生环节,采取回收、过滤、浓缩、净化等措施进行系统整治,有效改善了自然环境,提高了废水废气的排放质量;另一方面,根据对环境因素的识别及评价结果,明确了企业对危险固体废弃物、蒸煮黑液、漂液、锅炉排烟以及液氯、烧碱、硫化碱、增白剂、染(颜)料、硫酸铝、机油、煤油、氧气、乙炔等生产物资的规范管理。通过实施源头管理,消除环境的不安全因素,建立污染、火灾和危险等预警机制,保障了环境的安全。
4、法规遵守,自觉保持:通过对全员按EMS要求实施一系列的培训教育,使全员认识了与环保有关的法律法规,普遍都能遵守并保持,实现了员工包括环境意识和法纪意识等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
5、实现承诺,持续改进:本着“写你所做的、做你所写的、记录你所做的”的原则运行EMS,通过管理评审,认证管理绩效,向社会证明已实现持续改进的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