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活动究竟应该对谁负责,负什么责呢?
有人提出这样的观点,企业在照章纳税之后,就算完成了企业对社会的责任,就没有必要再去承揽其他社会义务。企业的首要任务是创新和生产,企业应当是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企业的主要目的是给社会提供物质产品也包括精神产品。企业是支撑人类社会生存的基本经济单位。企业如果失去了生产和创新功能,那么企业就失去了其存在的基本价值。因此,任何企业的第一要义是搞好生产,创造出市场效益,争取为社会多纳税,实现它对社会的经济责任,这就完成了它的主要任务。至于说企业的其他社会责任,有人认为是第二位的事情,可以称之为“份外儿”的事情。譬如,如何保障职工的劳动权利,要不要教育职工,要不要从事清洁生产和保护环境,要以企业的发展程度来定。如果企业有经济实力了就可以考虑,如果没有就顾不上了,其实在中国大陆地区,企业的这部分社会职能政府已经替企业给办了, 比如,我们交的残保金、教育费附加、工会费等,所以有人人为企业除了纳税其他的都不用管了,这么理解也没错,当然企业成长到了一定阶段,有更多的能力承担社会责任了他们可以自主的去承担一些额外的社会责任,这类社会责任会给企业带来良好的口碑,数量非常正面的企业形象,例如为灾区/贫困地区捐款、捐资助学、义务做一些环保工作等等。
有学者将企业的社会责任的内容做了如下概括和归纳:
对股东:证券价格的上升;股息的分配(数量和时间)。
职工或工会:相当的收入水平;工作的稳定性;良好的工作环境;提升的机会。
对政府:对政府号召和政策的支持;遵守法律和规定。
对供应者:保证付款的时间。
对债权人:对合同条款的遵守;保持值得信赖的程度。
对消费者/代理商:保证商品的价值(产品价格与质量、性能和服务的关系);产品或服务的方便程度。
对所处的社区:对环境保护的贡献;对社会发展的贡献(税收、捐献、直接参加);对解决社会问题的贡献。
对贸易和行业协会:参加活动的次数;对各种活动的支持(经济上的)。
对竞争者:公平的竞争;增长速度;在产品、技术和服务上的创新。
对特殊利益集团:提供平等的就业机会;对城市建设的支持;对残疾人、儿童和妇女组织的贡献。
但是,在战略决策的过程中,各个与企业利害相关的团体的利益总是相互矛盾的,不可能有一个能使每一方都满意的战略。因此,一个高层管理者应该知道那些团体的利益是要特别重视的。美国管理协会(AMA)曾经对6000位经理进行调查,最后得出了下表:
各种利益相关团体对企业的重要性评分表:
利益相关团体 | 得分排序(最高为7分) |
顾客 | 6.40 |
职工 | 6.01 |
主要股东 | 5.30 |
一般大众 | 4.52 |
一般股东 | 4.51 |
政府 | 3.79 |
上一篇:什么是企业的社会责任
下一篇:企业社会责任内容划分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