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O45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是由OHSAS18001职业健康和安全管理体系演变而来的新标准,用于帮助全世界的组织确保其工作者的安全和健康。
ISO45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对企业的积极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强化企业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提高管理的水平。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是企业全面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ISO45001标准使安全生产管理由被动的接受强制性管理转化为自愿的参加。
第二点呢,是推动中国职业健康安全法律法规的贯彻落实。ISO45001标准要求企业有相应的制度和程序跟踪国家法律法规的变化,以保证其持续。遵守各项法律法规,使企业由被动的接受政府的监察转变为主动地接受。
第三点呢是促进国际贸易,清除非关税壁垒。职业健康安全问题和环境问题一样,日益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许多国家以此为借口,对他国的产品、活动或服务采取单方面的进口限制。因此采用ISO45001标准有助于企业完善国际间的互认制度,清除贸易障碍,顺利的开展贸易活动。
第四点是有助于企业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增加市场的竞争力。建立和实现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从侧面反映了企业的社会责任感,如此极大地提高了企业的信誉和市场的竞争力,在市场的投标中增加了获得相关方认可的机会。
第五点利于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ISO45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要求针对。也和相关职能和层次进行与之相适应的培训,提高全员安全生产意识,有效地控制事故的隐患,避免员工和企业的利益受到了损害。
一、我国职业安全健康方针
职业安全健康方针,是劳动生产过程中做好职业安全健康工作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根据我国实际情况,党和国家职业安全健康立法和政策方面的文件中明确提出了“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所谓“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是说在生产过程中,劳动者的安全是第一位,是最重要的,生产必须安全,安全才能促进生产。抓生产必须首先抓安全,要做到安全第一,实现安全生产,最有效的措施就是积极预防,主动预防。在每一项生产中都应首先考虑安全因素,经常查隐患、找问题、堵漏洞,自觉形成一套预防事故,保证安全的制度。“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是职业安全健康工作的基本方针,国家制定的劳动法典和职业安全健康法规中都主张把这一方针用法律形式固定下来,使这一方针成为职业安全健康工作的基本指导原则。
二、我国职业安全健康工作体制
我国实行企业负责、行业管理、国家监察、群众监督的职业安全健康工作体制。
企业负责就是企业在其经营活动中必须对本企业职业安全健康负全面责任,企业法定代表人是职业安全健康的第一责任人。各企业应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在管生产的同时,必须搞好安全卫生工作,这样才能达到责权利的相互统一。职业安全健康作为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着极大的保障作用。不能将职业安全健康与企业效益对立起来,片面理解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具体说,企业应自觉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必须遵守职业安全健康的法律、法规和标准,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制定本企业职业安全健康规章制度;必须设置安全机构,配备安全管理人员对企业的职业安全健康工作进行有效管理。企业还应负责提供符合国家安全生产要求的工作场所、生产设施,加强对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等危险品和特种设备的管理,对从事危险物品管理和操作的人员都要严格培训。
行业管理职能主要体现在行业主管部门根据国家有关的方针政策、法规和标准,对行业安全工作进行管理和检查,通过计划、组织、协调、指导和监督检查,加强对行业所属企业以及归口管理企业的职业安全健康工作的管理,防止和控制伤亡事故和职业病。当前,国家机构改革削弱某些行业管理的环节,但是行业的安全管理不能放松。一些特殊行业在某种程度上还将加强对安全生产工作行使监督职权。
国家监察是根据国家法规对职业安全健康工作进行监察,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公正性和权威性。职业安全健康监察部门对企业履行安全生产职责和执行职业安全健康法律、法规情况依法进行监督检查,对不遵守国家职业安全健康法律、法规、标准的单位,要下达监察通知书,做出限期整改和停产整顿的决定,必要时,可提请当地人民政府或行业主管部门关闭企业。国家行政主管部门要建立、健全职业安全健康监察机构,设置专职监察员。监察员要经常深入企业查隐患,查职业安全健康法律、法规、标准的落实情况,把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
群众监督是职业安全健康工作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新的经济体制的建立,群众监督的内涵也在扩大。不仅是各级工会,而且社会团体、民主党派、新闻单位等也应共同对职业安全健康起监督作用。这是保障职工的合法权益,保障职工生命安全健康和国家财产不受损失的重要保证。工会监督是群众监督的主要方面,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对职业安全健康工作进行的监督。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过程中,要加大群众监督检查的力度,全心全意依靠职工群众搞好职业安全健康工作,支持工会依法维护职工的安全健康,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工会应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和群众监督检查网络作用,履行群众监督检查职责,发动职工群众查隐患、堵漏洞、保安全,教育职工遵章守纪,使国家的职业安全健康方针、政策、法律法规落实到企业、班组和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