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O14001标准规定的主要内容
ISO14001为组织提供规范化的自然环境管理机制,即质量管理体系(EMS)。本标准规定将质量管理体系界定为“质量管理体系是综合体系管理的构成部分,包含制订、执行、进行、审核和维护环境政策所需要的组织架构、整体规划主题活动、义务、实际操作实践活动、程序流程、全过程与资源”。
实际上,质量管理体系是企业内控管理自然环境事务管理部门、工作人员、管理方案、操作流程和对应的硬件措施。通常情况下,公司组织环境事务管理,但是它们很有可能不足全方位和系统,不可以称之为环境管理系统。
与此同时,这种管理方法对环境事务管理真的有效吗?它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吗?适应新环境要求?公司之间在各种问题中存在很大矛盾。
环境污染问题的必要性日趋显著,尤其是在外贸交易。国际标准化组织总结了ISO9000的先进经验,修订了标准管理,建立了ISO14001环境污染问题标准规定。可以认为,ISO14001标准规定所提供的质量管理体系在战略管理上有科学合理的,在社会实践中是合理的,在世界范围内是公认和高效的。
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采用的是典型的PDCA系统化管理模式,即“策划”(Plan)——“实施”(Do)——“检查”(Check)——“评审”(Action)。这一模式适用于任何类型的组织。标准化的环境管理体系是由5大部分,17个核心要素所构成的,它们相互作用,共同保证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的有效建立和实施。
1、环境方针
作为建立环境管理体系的最初工作之一,组织应根据自身的特点确立环境方针。
2、规划
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的规划活动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确定重要环境因素
(2)识别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
(3)设立环境目标、指标和管理方案
3、确定组织机构和明确职责分工
目标、指标和相应的环境管理方案的成功实施需要有一系列的管理要素进行支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确定组织机构和明确职责分工。
(2)提供必要的培训。
(3)建立畅通的内部和外部信息沟通途径。
(4)建立文件化的体系并采取必要的文件控制措施。
(5)对关键活动进行控制。
(6)建立紧急准备与反应程序。
4、检查与纠正措施
体系的检查、评审和纠正措施包括:
(1)对组织日常运行和活动的监控、测量,需由专门的内审员来审核。
(2)由内审员按照规定的程序对体系整体的符合性和有效性进行内部审核。
(3)无论是监测和测量,还是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内审所发现的问题,都应按规定的程序及时采取适当的纠正和预防措施。
(4)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运行的有关活动应予以记录,作为审核和评审的依据。
5、管理评审和持续改进
管理评审是组织的最高管理者在内审的基础上对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的持续适用性、充分性和有效性进行评价。通过管理评审,组织可确定其环境管理体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有可能改进的领域,并以此作为环境管理体系下一次循环进行持续改进的基础。
下一篇:ISO14000系列标准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