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O14001认证环境因素是环境管理体系的核心内容

时间:2023-06-25 09:57:36 作者:雄略企业管理

ISO14001标准介绍


ISO14001标准自1996年首次发布以来,便受到世界各国和地区的普遍关注,至今,全球已有22000多家组织获得了ISO 14001标准认证。而自1996年以来,全球的环境保护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为使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标准适应全球环境保护的新要求,ISO/TC207分别于2004年和2015年对标准进行了修订。


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是否完善主要应检查组织体系是否包括环境方针、环境方案、组织结构、任务、职责和职权、环境审核和管理评审步骤等ISO14001认证中规定的必要内容,环境管理体系的活动是否正确,主要检查组织在废气、废水的排放,土壤污染,原材料、化学品和有害物质的管理和贮藏,环境技术规定,生产过程行为和管理,废物的收集和处置等方面做的如何,是否符合ISO14001认证和ISO14004认证规定的运行模式,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审核的核心内容是衡量一个组织的环境管理体系是否符合环境管理体系审核准则。


ISO14001:2015标准的主要变化包括:


(1)战略性环境管理:在组织的战略策划过程中,环境管理的重要性进一步凸显。新增加了理解组织所处环境的要求,特别是识别其中的风险和机会。同时关注相关方(包括合规性要求)的需求和期望,当地、区域或全球环境状况可能影响组织或被组织影响。


(2)领导作用:更强调最高管理者在推进环境管理体系中的领导作用,取消了指定“管理者代表”的要求。


(3)环境保护:不仅仅是污染预防,对组织的期望更强调主动性的保护环境行动,如资源的可持续使用,气候变化的减缓和适应行动,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


(4)环境绩效:持续改进的重心从改进环境管理体系转移到改进环境绩效。


(5)生命周期思想:将组织对环境因素及其环境影响的控制扩展至产品生命周期的每个阶段,如识别原材料、设计阶段、产品的最终处置等。


(6)信息交流:同等地强调内部和外部的信息交流,包括为组织控制下的人员建立一个提出环境管理体系改进建议的机制,保留组织是否与外部交流的决策。


(7)形成文件的信息:关于文件要求更灵活,不再使用术语文件、记录和程序,由组织基于有效的过程控制要求决定需建立的文件/程序和需保留的记录。另外不强制要求编制“质量手册”。


(8)ISO管理体系通用架构:采用ISO导则管理体系标准(MSS)附件SL的高阶结构(HLS),提高与其他管理体系标准兼容性。


关于ISO14001标准转换的更多信息请访问:http://www.ceprei.org  《ISO14001-2015换版致客户信》


image.png

实施ISO14000系列标准有利于加强政府对企业环境管理的指导,提高企业的环境管理水平。目前环境污染的问题大多数是由于管理不善造成的,所以政府的干预作用、法制的规范作用和标准的指导作用将会有效地控制和解决这些问题。实施ISO14000,首先要求企业对遵守国家法律、法规、标准和其他相关要求做出承诺,并实行对污染预防的持续改进。衡量环境管理体系是否完善;环境管理体系的活动是否正确;实施情况是否良好;体系是否充分适合于组织的环境方针和目标。当我们在企业提倡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标准的时候,企业可以在环境保护的前提下,提升企业自身形象,主要有以下几点:有利于提高企业和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树立优秀企业形象;有助于提高组织的环境意识和管理水平;有助于推行清洁生产,实现污染预防;有助于企业节能降耗,降低成本;减少污染物排放,降低环境事故风险;有利于取得绿色通行证,走向国际贸易市场。同时在企业内部推行,有利于提高全公司员工的环境意识,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有利于提高员工的遵法、守法意识和环境法规的贯彻实施;有利于调动企业防治环境污染的主动性,促进企业不断改进环境管理工作;有利于推动资源和能源的节约,实现其合理利用;有利于实现各企业环境认证的双边和多边认证,消除技术性贸易壁垒,并可以给企业带来更高的实际利益。


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是否完善主要应检查组织体系是否包括环境方针、环境方案、组织结构、任务、职责和职权、环境审核和管理评审步骤等ISO14001认证中规定的必要内容,环境管理体系的活动是否正确,主要检查组织在废气、废水的排放,土壤污染,原材料、化学品和有害物质的管理和贮藏,环境技术规定,生产过程行为和管理,废物的收集和处置等方面做的如何,是否符合ISO14001认证和ISO14004认证规定的运行模式,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审核的核心内容是衡量一个组织的环境管理体系是否符合环境管理体系审核准则。


环境管理体系实施的目的在于控制环境因素,减少环境影响;因而全面识别环境因素并准确地评价重要环境因素成为环境管理体系建立与保持的基础.对重要环境因素的控制成为环境管理体系的管理核心。


    围绕
环境因素的识别、评价、提出控制要求与实现目标、按要求实施执行控制要求、检查落实完成和自身情况,环境管理体系要素递次展开。这些体系要素包括:4.2环境方针;4.3.1环境因素;4.3.3目标、指标和方案;4.4.6运行控制;4.4.7应急准备和响应;4.5.1监测和测量;4.5.2合规性评价等。这一因素的直接作用对象是与环境因素相关的活动、产品和服务,以改变环境因素对环境的影响为目的,直接减少负面影响、改善组织的环境绩效。


    从这一要素的逻辑关系看,环境因素识别与评价的结果,即重要环境因素将直接应用在目标指标的制定上,进而制定出环境管理方案(4.3.3);运行控制与应急准备和响应的管理对象是与重要环境影响有关的环境因素,以控制与重要环境因素的有关运行与活动和潜在的紧急情况,使这些活动在规定的条件下进行(4.4.6/7) ;监测和测量(4.5.1)这一条款的要求也是针对与可能具有重要环境影响的运行与活动的关键特性,监测的内容包括组织的环境绩效、目标、指标和有关运行控制等内容;合规性评价(4.5.2)是针对与环境因素有关的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遵守情况的评价;并针对出现各类问题加以纠正,采取预防措施(4.5.3) 。这样,在
环境因素的管理上就构成了一个PDCA循环,成为环境管理体系的主线。其他环境管理体系要素也同样对环境因素的有效控制发挥作用,如信息交流的重点是有关环境因素及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的信息;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也是组织环境因素所适用的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等等。这样,环境因素一旦得以识别并评价为重要环境因素,则成为环境管理体系的管理核心,对该要素的管理则可从17个要素出发全面考查。

上一篇:如何理解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标准中能力培训和意识条款?

下一篇: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组织相关方的理解

广东雄略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地址:佛山市顺德区容桂天富来环球广场 电话:0757-22177500
备案号:粤ICP备202007764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