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O14001标准中环境因素的意义

时间:2023-06-20 10:39:40 作者:雄略企业管理

  ISO14001环境因素贯穿于环境管理的全过程,是体系管理中基本的要素,也是核心的要素。实施ISO14001的核心任务是通过对组织的活动、产品和服务中存在的环境因素进行充分的识别,并采用适当的方法进行评价、确定重要环境因素,终通过对重要环境因素的管控取得环境绩效。因此确定环境因素是建立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过程中的一个极为重要的环节,是企业建立及维持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长期有效运行的基础。

  ISO14001:2004标准3.6条款对环境因素的定义是:一个组织的活动、产品或服务中能与环境发生相互作用的要素,

  ISO14001:2004标准3.7条款对环境因素的定义是:全部或部分地由组织的环境因素给环境造成的任何有害或有益的变化。

  环境因素与环境相互作用,从而产生环境影响,环境因素与环境影响之间的关系是一种因果关系。

  依ISO14001标准的说明,环境因素范围包含以下两方面:

  1、组织能够控制的:组织内部的环境问题。即组织自身可以管理、改变、处理及处置的环境因素;

  2、组织能够施加影响的:相关方的环境问题。即组织不能通过行政管理或其它技术手段等改变的环境因素,这类因素多属于与组织关系密切的相关方,可通过某种利益关系对相关方施加影响,间接实现对环境因素的控制或管理。


image.png

  1.“要素”是构成某种事物的必要因素。当要素和环境发生了相互作用就成为环境因素。标准中所提的“要素”是指组织的活动、产品和服务中所包含的要素。比如:一辆停放着的汽车,它当然是一种物质,是要素,但不是环境因素,但一旦汽车发动,要消耗汽油,要排放嗓声和汽车尾气,这些都作用于环境,那么我们说汽车运行时油品的消耗、噪声的排放以及尾气的排放就成为环境因素了。


    2.环境因素的表达形式通常是“名词”+“动词”,其中名词指的是污染物质,动词常常用排放、处置、产生、消耗、泄露等。如:噪声的产生、固体废弃物的产生、能源资源的消耗、污水的排放等。


    在组织的活动、产品或服务中包含着许多的基本要素,每一个基本要素都有可能与环境发生作用,作用的结果即产生有益或有害的影响,我们把这些对环境产生有益或有害的影响的基本要素,称为环境因素。


    3.环境因素与环境相互作用,并产生正面或负面的环境影响;环境因素与组织的活动、产品或服务相联系,这些组织的活动、产品或服务中的某些要素与环境发生作用,是造成环境影响的原因。


    如汽车行驶有尾气排放,造成了城市空气污染,那么汽车的使用是活动,尾气中的各类污染物的排放是环境因素,空气污染进一步影响人体健康;又如电冰箱要消耗制冷剂,若以CFCs类物质为制冷剂,则这类物质挥发出来上升到臭氧层,造成臭氧的减少,那么,电冰箱是产品,CFCs的消耗和泄漏是环境因素,臭氧空洞的形成及由此造成的物种消失和人类疾病等危害是环境影响。


    4.环境因素的重要性应与其已造成或可能造成环境影响的严重程度相一致。具有或能够产生重要环境影响的因素,是重要环境因素.对重要环境因素的理解不能只关注能够产生重要环境影响的环境因素,更要关注可能产生重要环境影响的环境因素。对环境因素重要性的评价应与环境影响重要性联系起来,即对于不同的组织或同一组织的不同时段,重要环境因素都可能不同。找出重要环境因素的目的是为了在建立环境目标时,可以把他们作为“优先事项”加以考虑,也就是依据重要环境因素来建立目标、指标和环境管理方案。

GB/T24001-2004标准污染预防的原则

  1.污染预防是环境管理体系处理和解决环境问题的基本原则。它要求组织从产品设计、生产、运输、使用和废弃物处置等各个环节加以控制,最大限度地减少污染。


    2.污染预防体现了生命周期的思想,其关键词“避免、减少、控制”即体现了污染预防的目的。同时也指明了污染预防的思路和优先顺序。


   “避免”―即“源头控制”,是防止污染物的产生。如:产品的替代,在原材料的选用时,考虑使用低毒无害的材料;


   “减少”―即“过程控制”,通过控制生产工艺和加强管理来减少污染物的产生量。如:使用中水系统,使污水得到循环利用,既减少污水的排放又达到降低水的消耗的目的;


    “控制”―即“末端治理”,通过源头控制和过程控制之后,还可能有污染,此时就需要通过末端治理来加以解决。如:建造污水处理厂,使污水经过处理达标后进行排放。


    3.污染预防的原则:首先考虑以不产生污染为最优选择;其次减少污染产出;最后才采取必要的末端治理,控制污染。


    4.利用、材料或能源的替代,再利用、回收、再循环、再生和处理等。


image.png

  1.“要素”是构成某种事物的必要因素。当要素和环境发生了相互作用就成为环境因素。标准中所提的“要素”是指组织的活动、产品和服务中所包含的要素。比如:一辆停放着的汽车,它当然是一种物质,是要素,但不是环境因素,但一旦汽车发动,要消耗汽油,要排放嗓声和汽车尾气,这些都作用于环境,那么我们说汽车运行时油品的消耗、噪声的排放以及尾气的排放就成为环境因素了。


    2.环境因素的表达形式通常是“名词”+“动词”,其中名词指的是污染物质,动词常常用排放、处置、产生、消耗、泄露等。如:噪声的产生、固体废弃物的产生、能源资源的消耗、污水的排放等。


    在组织的活动、产品或服务中包含着许多的基本要素,每一个基本要素都有可能与环境发生作用,作用的结果即产生有益或有害的影响,我们把这些对环境产生有益或有害的影响的基本要素,称为环境因素。


    3.环境因素与环境相互作用,并产生正面或负面的环境影响;环境因素与组织的活动、产品或服务相联系,这些组织的活动、产品或服务中的某些要素与环境发生作用,是造成环境影响的原因。


    如汽车行驶有尾气排放,造成了城市空气污染,那么汽车的使用是活动,尾气中的各类污染物的排放是环境因素,空气污染进一步影响人体健康;又如电冰箱要消耗制冷剂,若以CFCs类物质为制冷剂,则这类物质挥发出来上升到臭氧层,造成臭氧的减少,那么,电冰箱是产品,CFCs的消耗和泄漏是环境因素,臭氧空洞的形成及由此造成的物种消失和人类疾病等危害是环境影响。


    4.环境因素的重要性应与其已造成或可能造成环境影响的严重程度相一致。具有或能够产生重要环境影响的因素,是重要环境因素.对重要环境因素的理解不能只关注能够产生重要环境影响的环境因素,更要关注可能产生重要环境影响的环境因素。对环境因素重要性的评价应与环境影响重要性联系起来,即对于不同的组织或同一组织的不同时段,重要环境因素都可能不同。找出重要环境因素的目的是为了在建立环境目标时,可以把他们作为“优先事项”加以考虑,也就是依据重要环境因素来建立目标、指标和环境管理方案。

GB/T24001-2004标准环境绩效理解要点


    1.环境绩效是“可测量的”,可用数据表达,如:BOD、COD、SS悬浮物、pH值等。但有些环境绩效无法通过数据进行测量,如对危险废弃物的收集和处置。


    2.环境绩效是一种“结果”,是组织对其活动、产品或服务中的环境因素进行管理所得到的结果。如:对污水排放进行控制可得到排放有序、COD值达标的结果;对能源资源的使用进行控制,则可得到煤炭、水电、纸张的使用量明显地减少的结果。


    3.“结果”是中性的,控制环境因素的措施得力,可能取得良好绩效,否则绩效就会是负面的。


    4.控制结果的好坏程度取决于组织的环境意识、实际采用的控制措施、对环境目标和指标的贯彻程度、组织的经济状况和其他客观要求。


    5.组织还应通过对环境绩效进行定期的监测和监控,来评价环境管理工作的整体有效性。

上一篇:ISO14001标准环境方针的含义

下一篇: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标准对环境影响的理解

广东雄略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地址:佛山市顺德区容桂天富来环球广场 电话:0757-22177500
备案号:粤ICP备202007764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