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O14000系列标准的原则

时间:2023-06-17 10:16:19 作者:雄略企业管理

一、ISO14000环境系列标准


ISO14000环境管理系列标准是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发布的序列号为14000的一系列用于规范各类组织的环境管理的标准。

国际标准化组织成立于1974年,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国际标准化机构,也是最大的国际科学技术组织,

已发布了大量的工业与产品标准,也有管理标准如ISO9000质量系列。


国际标准化组织为制定ISO14000环境管理系列标准于1993年6月设立了第207技术委员会(TC207)。

它是在国际环境保护大趋势下,在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之后成立的,下设了6年分委员会和一个工作组,

内容涉及环境管理体系(EMS)、环境管理体系审核(EA)、环境标志(EL)、生命周期评估(LCA)、环境行为评价(EPE)等国际环境管理领域的研究与实践的焦点问题,

是近十年来环境保护领域的新发展、新思想,是各国采取的环境经济贸易政策手段的总结,内容非常丰富。

TC207的工作是卓有成效的,用三年时间完成了环境管理体系和环境审核标准制定工作,

其他标准因内部分岐较大,做为正式国际标准出台尚需时日。我国于1995年10月成立了全国环境管理标准化委员会,迅速对5个标准进行了等同转换,

因而环境管理体系及环境审核也就构成了今天意义上的ISO14000的主要内涵。


  这5个标准是:


  GB/T24001-ISO14001 环境管理体系-规范及使用指南


  GB/T24004-ISO14004 环境管理体系-原理、体系和支撑技术通用指南


  GB/T24010-ISO14010 环境审核指南-通用原则


  GB/T24011-ISO14011 环境管理审核-审核程序-环境管理体系审核


  GB/T24012-ISO14012 环境管理审核指南-环境管理审核员资格要求


  (注:ISO14000生命周期评估-原则和框架已于97年6月15日正式发布)


  二、ISO14001标准的主要内容


  ISO14001为各类组织提供了一个标准化的环境管理模式,即环境管理体系(EMS)。


      标准对环境管理体系的定义是:“环境管理体系是全面管理体系的组成部分,包括制定、实施、实现、评审和维护环境方针所需的组织结构、策划活动、职责、操作惯例、程序、过程和资源”。


      实际上,环境管理体系就是企业内部对环境事务实施管理的部门、人员、管理制度、操作规程及相应的硬件措施。


       一般的,企业对环境事务都进行着管理,但可能不够全面不系统,不能称之为环境管理体系。


       另一方面,这套管理办法是否能真的对环境事务有效?是否能适合社会发展需求?适应环境保护的要求?在这些问题上各企业之间差异很大。


       环境问题的重要性日益显著,特别是它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国际标准化组织总结了ISO9000的成功经验,对管理标准进行了修改,针对环境问题,制定了ISO14001标准。


        可以认为ISO14001标准所提供的环境管理体系是管理理论上科学、实践中可行、国际上公认、且行之有效的。


  ISO14001所规定的环境管理体系共有17个方面的要求,根据各条款功能的类似性,可归纳为5方面的内容:环境方针、规划(策划)、实施与运行、检查与纠正措施、管理评审等。这五个方面逻辑上连贯一致、步骤上相辅相承,共同保证体系的有效建立和实施,并持续改进,呈现螺旋上升之势。


  首先,实施环境管理体系必须得到最高管理者的承诺,形成环境管理的指导原则和实施的宗旨,即环境方针,要找出企业环境管理的重点,形成企业环境目标和指标;其次,贯彻企业的环境方针目标,确定实施方法、操作规程,确保重大的环境因素处于受控状态;再次,为保证体系的适用和有效,设立监督、检测和纠正机制;最后通过审核与评审,促进体系的进一步完善和改进提高,完成一次管理体系的循环上升和持续改进。


image.png


在中国实施ISO14000系列标准,应遵循以下四条原则:


    ①符合国际标准基本要求的原则。为与国际接轨,便于国际间相互认可,中国实施ISO14000系列标准,应当符合国际标准的基本要求,按国际标准规范操作程序。


    ②结合中国环境保护工作实际的原则。中国的环境保护工作与其它国家的环境保护工作有不少共同点,但也有自己的特点,应把中国现行的环境管理制度与国际标准结起来,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促进中国的环境保护工作。


    ③实行统一管理原则。环境保护工作涉及社会、经济的方方面面,政策性较强,对ISO14000系列标准的实施必须实行统一管理,方便企业。保证我国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工作有序、健康发展。


    ④坚持积极、稳妥、适时、到位的原则。

 

 ⑤、ISO14000认证标准应具有真实性和非欺骗性;


   ⑥、产品和服务和环境影响的评价方法和信息应意义准确,并且是可检验的;


   ⑦、评价、试验方法不能采用非标准方法,而必须采用ISO认证标准、地区标准、国家标准或其他技术上能保证再现性的标准试验方法;


   ⑧、应具有公开性和透明度,但不应损害机密的商业信息;


   ⑨、非歧视性;


   ⑩、能进行特殊的有效的信息传递和教育培训;


  11、应不产生贸易壁垒,保证国内、国外的一致性。


  制定ISO14000认证标准的原则可看出,严格遵循此标准,规范企业和社会团体,对组织的活动、产品和服务的环境行为,支持全球的环境保护工作。

上一篇:ISO14001:2004环境因素评价

下一篇:ISO14001认证标准的关系体系是什么?

广东雄略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地址:佛山市顺德区容桂天富来环球广场 电话:0757-22177500
备案号:粤ICP备202007764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