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清洁生产定义及内涵
1.1 清洁生产定义
联合国环境署对清洁生产的定义为:清洁生产(简写CP)是关于产品的生产过程的一种新的、创造性的思想,该思想将整体预防的环境战略持续应用于生产过程、产品和服务中,以增加生态效应和减少人类及环境的风险。对生产过程,要求节约材料和能源,淘汰有毒原材料,减降所有废弃物的数量和毒性;对产品要求减少从原材料提炼到产品最终处置的全生命周期的不利影响;要求将环境因素纳入设计和所提供的服务中。
1.2 清洁生产内容
CP既是一种战略体现于宏观层次的总体污染预防,又可以从微观上体现于企业采取的预防污染措施。在宏观上,CP的提出和实施使环境进入决策如工业行业的发展规划、工业布局、产业结构调整、技术发行以及管理模式的完善等都要体现污染预防的思想。如我国许多行业、部门提出严格限制和禁止能源消耗高、资源浪费大,污染严重的产业、产品发展,对污染重、质量低、消耗高的产品实行关、停、并、转等等,都体现了清洁生产战略对宏观调控的重要影响,也体现着工业管理部门对清洁生产的日益深刻的认识。
在微观上,CP通过具体的手段措施达到工业全过程污染预防。如清洁工艺、环境管理体系、产品环境标志,产品生态设计,全生命周期分析等,用清洁的生产工艺技术,生产出清洁的产品。
针对某个企业而言,推行清洁生产主要应用清洁生产审计,即由企业对正在进行或计划进行的工业生产进行预防污染分析和评估。在检查有关单元操作、原材料、耗水、耗能废物的来源、数量以及类型的基础上,通过全过程定量评估,运用投入—产出的经济学原理,找出不合理排污点位,确定削减排污方案,从而获得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提高企业管理水平。
清洁生产是指以节约能源、降低原材料消耗、减少污染物的排放量为目标,以科学管理、技术进步为手段,目的是提高污染防治效果,降低污染防治费用,消除或减少工业生产对人类健康和环境的影响。因此,清洁生产可以理解为工业发展的一种目标模式,即利用清洁能源、原材料,采用清洁生产的工艺技术,生产出清洁的产品。同时,实现清洁生产,不是单纯从技术、经济角度出发来改进生产活动,而是从生态经济的角度出发,根据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的这样一个原则,考察工业产品从研究、设计、生产到消费的全过程,以期协调社会和自然的相互关系。
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认证旨在指导并规范企业(及其它所有组织)建立先进的体系,引导企业建立自我约束机制和科学管理的行为标准。它适用于任何规模与组织,也可以与其它管理要求相结合,帮助企业实现环境目标与经济目标。
由此可知,清洁生产虽然已强调管理,但技术含量较高;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强调污染预防技术的采用;两者共同体现了治理污染预防为主的思想,iso14001两者相辅相成。
1.是促进企业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ISO14000认证系列标准强调从加强环境管理入手,促使企业把环境保护纳入其总体管理方针与目标,充分考虑其活动、产品或服务的各个环节所包含的环境因素,找出具有重大环境影响的因素,控制并降低其环境负面影响.它为促使企业充分、合理地利用资源与能源,保证在最低消耗下来完成其生产或活动过程,为企业降低成本、减少废物产生与污染物排放提供了一套系统的管理工具.正确实施ISO14000认证系列标准和环境管理体系认证,有效地推动了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促进了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
2.是推动了清洁生产的发展
清洁生产是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和使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重要手段.我国《清洁生产促进法》规定,超标和超总量的企业、使用和排放有毒有害物质的企业都必须强制实施清洁生产审核.在近期,提高原材料、能源利用率,在生产过程中预防污染的产生,实行生产全过程控制是实施清洁生产战略的目标.建立和运行环境管理体系则为这一目标的实现提供了制度上的保障.ISO14001认证从管理体系的高度强调了污染预防,在环境方针、环境因素识别和评价、运行控制、纠正与预防措施等体系要素中都贯穿了污染预防的原则.按照这一原则建立起的环境管理系统,推动企业从根本上实现污染预防和环境行为的持续改进,推动了企业开发清洁产品、采用清洁工艺、采用高效设备、综合利用废物的工作.
3.是通过深化环境管理,协调政府职能与企业自主管理的关系
ISO14000认证系列标准要求企业将遵守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承诺纳入其环境方针,作为企业活动的指导思想.这就将环境守法行为变被动执行为主动遵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