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矿区尽快建立符合煤炭行业特点的环境管理体系。总结经验,完善矿区的内部管理。ISO14001标准是一个非常科学的管理体系,体系的建立与运行,能够进一步提高企业的管理层次,更能使企业的环境管理发生质的改变。
因此,矿区在推行中出现问题或与现行体系产生冲突不可避免,要在实践中及时总结经验,不断完善矿区管理体系,使其真正成为矿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工具。
总体推进,提高企业形象。ISO14001是已被国际社会广泛接受的标准,随着越来越多的国内外企业实施这一标准,更多的企业已经在经济活动和贸易交往中对相关方提出了实施认证的要求。因为体系的建立和认证可以满足客商和相关方的要求,可以有效打破在环境保护方面的“绿色贸易壁垒”,提高企业在国内外市场的准入程度和竞争力。
随着煤矿企业的发展和建设,应在矿区内部建立并为认证准备方面提供帮助,争取尽快在煤炭行业获得认证,在国内外经济市场上建立“绿色”窗口,最终实现矿区通过环境管理体系认证。总之,实施是大势所趋,是矿区环境管理与世界接轨的最佳选择,也是矿区防治污染、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因此,我们必须抓住机遇,迎接挑战。
中国是发展中国家,矿区的持续发展必须依托采矿业的发展,尤其是西部大开发中如处理不好采矿业的持续发展,必然造成取走矿藏后使环境、土地全面破坏,这是历史的教训,不得不引以为戒。 经过生土熟化,土壤肥力已接近或超过原脆弱生态系统的土壤肥力,土地生产力明显提高。土地变为优质耕地,土地增值,土地变为林草用地土地。
矿区的可持续发展是矿山可持续发展的扩大和延续,矿区的可持续发展是以矿山的清洁生产、环境保护、水土保持、土地复垦、生态重建等为基础的。只有做好了上述工作,矿山才能得到可持续发展,即在采矿期至采矿结束,矿区的生态系统稳定后持续发展。矿区的可持续发展中主要是生态重建工程,而生态重建中只有作好土地的最优化,促使生物多样性,才是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因此,复合生态系统只要有计划、按设计去执行,短期内获得其效益长期可持续发展还是可能的。生态重建的效益目前,以农林复合为主的人工生态系统的雏形已经建立。
对土地利用结构进行分析,在基建期,因大规模开采,无效或负效益的土地利用结构骤增。因基建期造成的废弃地已成型不变主要指外排土场,故此阶段复垦工作量大,同时,随着复垦工作的快速进展,无效益或负效益的土地结构面积逐渐转化;随着内排土场的使用,复垦进度与采挖进度基本趋于一致,故此阶段无效益或负效益的土地结构每年大体保持在一定的面积范围。
因此,矿生态重建的“三大效益”的有序配置是:只能以生态效益为主,不能过度追求,也不可能追求到可观的经济效益;才可能得到可观的经济效益。到目前为止,矿的土地复垦已取得了明显的生态效益,使地表覆盖率由原生态系统的增至,径流系数、土壤侵蚀模数分别比原脆弱生态系统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