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国家环境管理体系认证机构认可委员会获悉,到2001年6月底,全球通过iso14001认证的企业为30181家;而截止到2001年9月底,我国为836家。目前已实行iso14000的国有企业大体有以下几个特点。全部环境行为基本达到本地区环保法律、法规和其他相关要求。企业建立环境管理体系的主要特征是:以环保法律、法规为依据,重在环境因素的改善;环境管理体系纳入企业最高管理层的总体规划和管理;从过去的“末端治理”转向全过程的污染治理;环境管理体系文件化和程序化。
通过实行iso14000,提高了环境管理水平。许多合资、独资企业鉴于国际贸易中的绿色壁垒问题,期望通过iso14001认证,为其开拓市场带来直接利益。我国国有企业实行iso14000的一个迫切愿望是提高环境管理水平,而不是简单地取得证书。
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显著。企业通过环境管理体系对环境因素的全过程进行控制,包括能源、原材料消耗、各种污染物的排放,不仅加强了环境管理,同时加强了生产过程控制,堵塞了各种漏洞,提高了生产效率。
ISO14000环境管理系列标准,同以往的环境排放标准和产品技术标准有很大不同,具有如下特点:
1.以市场驱动为前提
近年来,世界各国公众环境意识不断提高,对环境问题的关注也达到了史无前例的高度,"绿色消费"浪潮促使企业在选择产品开发方向时越来越多地考虑人们消费观念中的环境原则。由于环境污染中相当大的一部分是由于管理不善造成的,而强调管理,正是解决环境问题的重要手段和措施,因此促进了企业开始全面改进环境管理工作。ISO14000系列标准一方面满足了各类组织提高环境管理水平的需要,另一方面为公众提供一种衡量组织活动、产品、服务中所含有的环境信息的工具。
2.强调污染预防
ISO14000系列标准体现了国际环境保护领域由"末端控制"到"污染预防"的发展趋势。环境管理体系(ISO14001-ISO14009)强调对组织的产品、活动、服务中具有或可能具有潜在环境影响的环境因素加以管理,建立严格的操作控制程序,保证企业环境目标的实现。生命周期分析(ISO14040-ISO14049)和环境表现(行为)评价(ISO14030-ISO14039)则将环境方面的考虑纳入产品的最初设计阶段和企业活动的策划过程,为决策提供支持,预防环境污染的发生。这种预防措施更彻底有效、更能对产品发挥影响力,从而带动相关产品和行业的改进、提高。
3.可操作性强
ISO14000系列标准体现了可持续发展战略思想,将先进的环境管理经验加以提炼浓缩,转化为标准化的、可操作的管理工具和手段。例如,已颁行的环境管理体系标准,不仅提供了对体系的全面要求,还提供了建立体系的步骤、方法指南。标准中没有绝对量和具体的技术要求,使得各类组织能够根据自身情况适度运用。
4.标准的广泛适用性
ISO14000系列标准应用领域广泛,涵盖了企业的各个管理层次,生命周期评价方法(ISO14040-ISO14049)可以用于产品及包装的设计开发,绿色产品的优选;环境表现(行为)评价(ISO14030-ISO14039)可以用于企业决策,以选择有利于环境和市场风险更小的方案;环境标志(ISO14020-ISO14029)则起到了改善企业公共关系,树立企业环境形象,促进市场开发的作用;而环境管理体系标准(ISO14001-ISO14009)则进入企业的深层管理,直接作用于现场操作与控制,明确员工的职责与分工,全面提高其环境意识。因此,ISO14000系列标准实际上构成了整个企业的环境管理构架。
ISO14000系列标准适用范围广泛。作为系列标准的核心,ISO14001标准的引言指出,该体系适用于任何类型、规模、以及各种地理、文化和社会条件下的组织。各类组织都可以按标准所要求的内容建立并实施环境管理体系,也可向认证机构申请认证。
5.强调自愿性原则
ISO14000系列标准的应用是基于自愿原则。国际标准只能转化为各国国家标准而不等同于各国法律法规,不可能要求组织强制实施,因而也不会增加或改变一个组织的法律责任。组织可根据自己的经济、技术等条件选择采用。
上述特点我们可以看出,ISO14000系列标准顺应了世界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主流,符合可持续发展思想,为企业微观环境管理提供了一套标准化的模式,对改善我国宏观及企业的微观环境管理,提升企业环境形象,促进企业迈向国际市场将产生较大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