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O14000在全球反响强烈,有深刻原因。它吸收发达国家在环境管理上的成功经验和世界上的先进管理思想,将环境与企业管理融为一体,突破了环境管理的单一模式,变环境管理单纯依靠强制性的政府行为为引导企业自觉参与的市场行为,特别有助于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因此,现阶段各企业应积极推行和实施iso14000,根据其要求,建立环境管理体系,通过体系的运行,实现环境方针和环境目标,使产品在整个生命周期内减少能源与资源消耗,减少环境污染,最大限度地减少工业生产废弃物、污染物进行回收处理和再利用的投入。
可以这样说,企业要想获得可持续发展就要控制环境污染,提高资源的可利用率,改革传统的工业技术,研究开发节能技术、环保技术、生物技术以及新材料等,改变“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为特征的传统工业,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有节制地消耗资源和影响环境。此外,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是以生态环境为基础,以技术创新和知识转换为方向的进步的经济行为。
ISO14000标准对我国环保和可持续发展工作起到了推动作用
10年来ISO14000标准的推行和环境管理体系认证的管理实践证明,它的实施对于推动我国环境保护工作、促进可持续发展有较大作用。其作用主要体现3个方面。
一是促进企业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ISO14000系列标准强调从加强环境管理入手,促使企业把环境保护纳入其总体管理方针与目标,充分考虑其活动、产品或服务的各个环节所包含的环境因素,找出具有重大环境影响的因素,控制并降低其环境负面影响。它为促使企业充分、合理地利用资源与能源,保证在最低消耗下来完成其生产或活动过程,为企业降低成本、减少废物产生与污染物排放提供了一套系统的管理工具。正确实施ISO14000系列标准和环境管理体系认证,有效地推动了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促进了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
二是推动了清洁生产的发展。清洁生产是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和使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重要手段。我国《清洁生产促进法》规定,超标和超总量的企业、使用和排放有毒有害物质的企业都必须强制实施清洁生产审核。在近期,提高原材料、能源利用率,在生产过程中预防污染的产生,实行生产全过程控制是实施清洁生产战略的目标。建立和运行环境管理体系则为这一目标的实现提供了制度上的保障。ISO14001从管理体系的高度强调了污染预防,在环境方针、环境因素识别和评价、运行控制、纠正与预防措施等体系要素中都贯穿了污染预防的原则。按照这一原则建立起的环境管理系统,推动企业从根本上实现污染预防和环境行为的持续改进,推动了企业开发清洁产品、采用清洁工艺、采用高效设备、综合利用废物的工作。
三是通过深化环境管理,协调政府职能与企业自主管理的关系。ISO14000系列标准要求企业将遵守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承诺纳入其环境方针,作为企业活动的指导思想。这就将环境守法行为变被动执行为主动遵守。
各级环保部门在推进ISO14000系列标准工作中,积极研究我国现行的环保制度如环境影响评价、“三同时”制度等与ISO14000标准实施的结合问题,其中部分研究成果已经在日常的环境管理工作中予以推行。例如,曾经广泛实施的由地方环保行政主管部门为环境管理体系认证企业出具环境保护守法证明,设立现场观察员等措施,为中国的环境管理体系认证的规范发展起到了有效的促进作用,也是认证工作与日常环境保护行政管理、行政执法有机结合的良好范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