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O14001要求组织在其内部建立并保持一个符合标准的环境管理体系,以达到污染预防和环境改进的目的。环境管理体系是公司全面管理体系的组成部分,体系由环境方针、策划、实施与运行、检查和纠正、管理评审等5个部分的17个要素构成,通过这些要素有机结合和有效运行,使企业的环境行为得到持续的改进。
贯彻ISO14001标准,建立起了相应的环境管理体系,对提高企业环保意识、降低成本、增加效益方面起到了较大的作用,这标志着企业的环境管理水平有较大提高。如同任何一种管理一样,标准体系管理是一种科学的管理模式。但不能说是最好的,更不是唯一的。应用得好对建立和稳定环境管理秩序能收到较好效果,应用得不好,也会像其他标准一样产生局限性甚至负面效应。
根据麦肯锡等**管理顾问公司所做的客观研究发现:在美国及全欧洲,只有五分之一到三分之一ISO14001的活动,真正为企业的经济效益或竞争力带来可见的效益,同样的情况也发生在中国。
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标准是一项经济活动,旨在保护环境,防止和减少环境污染,维护社会公共利益。它不是一项以追求经济利益为目的的活动。它整合了各种与环境相关的信息,统一规定了各种环境因素的环境质量标准。是国际环境标准协会,由国际标准化组织于2001年2月1日制定并正式发布。(IASB)和国际标准化组织(ISO)一套全球公认权威的统一环境管理标准。目前,全球90%的企业已经通过了ISO14000国家认证机构的环境管理体系认证。
一、概念
ISO14001(ISO14001):根据国际环境标准ISO14000进行环境管理的系统标准,规范整个经济活动和社会生活中各种物质和能源资源的运动及其在环境系统中的应用,统一管理、协调、监控、评估、控制和监督环境,使企业能够在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下有效管理环境质量;它充分体现了组织对环境的有效责任原则和环境质量可持续发展战略。为组织提供环境科学的标准和规范以及相关专业技术的指导。根据环境目标的要求,将环境因素纳入质量管理过程;并将生产、设计、产品设计、销售等环节纳入质量标准,充分体现了可持续经营要求与管理目标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特点,可以说是建立在一个相互联系、相互补充、共同发展的系统平台上;这个系统是一个真正的环境管理系统,将环境因素纳入统一的管理平台进行管理过程控制;这在实际操作中是很难的,所以在生产和销售中并没有得到广泛的应用。
基本要求二
环境管理系统的目标是提供符合产品或服务质量要求、符合环境标准的产品和服务。环境管理系统应符合ISO14000和ISO14001标准。应对潜在客户、第三方机构、政府机构或其他相关机构提供环境要求的信息,并对相关信息进行审查和分析。环境管理系统应以“绿色”或“循环”为目标,设计组织的整体环境规划。为实现这一目标而制定的方案应符合“绿色”或“循环”的理念。
适用范围第三
“实施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可以大大降低环境管理成本,提高环境管理效率,提高经济效益。”我们认为,这是国际市场对中国环境认证的基本要求。ISO14000是一种环境监管体系,旨在预防和减少环境污染,控制物质消耗,提高资源效率,优化资源利用,服务公共利益。通过ISO14000认证的单位可以依法获得环境标志,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监督检查。
第四,认证机构
从国外的经验来看,随着环境保护的不断发展和ISO14000的普及和应用,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在逐步建立自己的环境保护体系、环境保护和质量管理体系。(EHS)它是密切相关的。目前,已有140多个国家和地区颁布了环境保护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在国外环境管理体系认证过程中,不仅有专门设立的政府环境管理体系认证机构代表其进行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和审核,还有通过咨询机构等专业机构进行的环境管理体系审核和认证。
在我国,认证机构是指经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准,具有国家认可资格的认证机构,负责认证过程的监督,在认证机构的工作范围内,依法独立进行质量管理,对认证结果负责。其业务范围包括:组织产品(服务)认证;企业信用认证(产品、服务、设计);监督检查和认证计量器具;法律法规咨询服务,以及对认证过程的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