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O14001认证全称是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是指依据ISO14001标准由第三方认证机构实施的合格评定活动。ISO14001是由国际标准化组织发布的一份标准,是ISO14000族标准中的一份标准,该标准于1996年进行首次发布,2004年分别由ISO国际标准化组织对该标准进行了修订,目前最新版本为ISO14001-2004。
ISO14001认证适用于任何组织,包括企业,事业及相关政府单位,通过认证后可证明该组织在环境管理方面达到了国际水平,能够确保对企业各过程、产品及活动中的各类污染物控制达到相关要求,有助于企业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
ISO14000 系列标准借鉴了ISO9000 标准的成功经验,使标准具有广泛适用性和灵活性,它可适用于任何类型与规模,处于不同地理、文化和社会条件下的组织。
ISO14000系列标准同ISO9000标准有很好的兼容性,使企业在采用ISO14000系列标准时,能与原有的管理体系有效协调。"预防为主"是贯穿ISO14000系列标准的主导思想,它要求企业必须承诺污染预防,并在体系中加以落实。
持续改进是ISO14000系列标准的灵魂,组织通过实施标准,建立起不断改进的机制,在持续改进中,实现自己对社会的承诺,最终达到改善环境绩效的目的。
环境管理体系的认证范围主要包括获证组织的名称、位置、与获证组织的活动、产品和服务类型相关的认证范围、所采用的管理体系标准、认证生效日期等信息。
环境管理体系的认证范围由认证机构决定,最终体现在认证证书上,认证范围在确定时,应考虑组织产品或服务的状态、性能用途、资质证书核定的从业范围、营业执照等来界定,认证机构对认证范围承担证明责任。
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范围是
本标准规定了对环境管理体系的要求,使一个组织能够根据法律法规和它应遵守的其他要求,以及关于重要环境因素的信息,制定和实施环境方针与目标。它适用于那些组织确定为能够控制,或有可能施加影响的环境因素。但标准本身并未提出具体的环境绩效准则。
本标准适用于任何有下列的组织:建立、实施、保持并改进环境管理体系;使自己确信能符合所声明的环境方针;通过下列方式展示对本标准的符合;进行自我评价和自我声明;寻求组织的相关方对其符合性予以确认;寻求外部对它的自我声明予以确认;寻求外部组织对其环境管理进行认证或注册。本标准规定的所有要求都能纳入任何一个环境管理。其应用程度取决于诸如组织的环境方针、它的活动、产品和服务的性质、以及它的运行场所及条件等因素。
iso14001体系7个环境因素
一、污染环境的环境因素
1、水污染的主要环境因素;
2、大气污染的主要环境因素;
3、固体废弃物污染;
4、土地污染;
5、噪声污染;
6、热污染、光污染;
7、其它。
二、破坏臭氧层的环境因素
氟利昂:制冷剂、除臭剂、头发喷雾剂、制造塑料的溶剂和泡沫发生剂等;
氯氟烃类:氟利昂-11、氟利昂-12等;
1211灭火器以及其它:氯化亚氮、四氯化碳、甲烷等。
三、造成温室效应的环境因素
温室气体包括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水蒸气、甲烷、氮氧化物、臭氧等。
四、造成酸雨的环境因素
酸雨包括雨、露、雾、霜、雹等。
五、造成生态破坏的环境因素
1、生物多样性减少:稀有动物原材料的使用;
2、森林资源减少:砍伐树木、耗费木材等,如一次性木筷;
3、资源短缺:原材料的不合理使用、水的浪费;
4、其它:草原退化等。
六、造成资源危机的环境因素
1、过度索取、再生缓慢;
2、乱砍、滥伐、滥采;
3、类似生态破坏。
七、其它环境因素
GB/T24001/ISO14001标准规定了环境管理体系的要求,而不是应达到的具体的环境绩效准则。组织按照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标准要求,根据组织所应遵守的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及组织重要环境因素,制定和实施环境方针与目标,有助于改进和提高组织的环境绩效。
不是组织所涉及的所有环境因素都是可控的,对环境管理对象而言,本标准仅适用于组织能控制的、或能够施加影响的环境因素。
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标准既可作为组织建立、实施、保持并持续改进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的依据,又可作为内、外部评价组织的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的依据:在组织内部可用于提高组织的自信力,相信通过实施标准符合所制定的环境方针,可作为组织自我评价、自我声明的依据,在组织外部可用于相关方对组织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符合性和自我声明确认的依据,以及第三方认证的依据。
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标准的所有要求适用于任何一个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但应用程度取决于组织的环境方针,活动、产品和服务的性质以及它的运行场所及条件等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