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O14001:2004环境管理体系标准规定了对环境管理体系的要求,使组织能根据法律法规要求和重要环境因素信息来制定和实施方针与目标。本标准拟适用于任何类型与规模的组织,并适用于各种地理、文化和社会条件。其运行模式如图所示。体系的成功实施有赖于组织中各个层次与职能的承诺,特别是最高管理者的承诺。这样一个体系可供组织制定其环境方针,建立实现所承诺的方针的目标和过程,采取必要的措施来改进环境绩效,并证实体系符合本标准的要求。本标准的总体目的是支持环境保护和污染预防,协调它们与社会和经济需求的关系。
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采用的是PDCA管理循环的模式,即由策划(plan)、实施(do)、检查(check)、处置(action)四步骤组成的循环。
ISO14001:2004所规定的环境管理体系共有18个方面的要求,根据各条款功能的类似性,可归纳为五个方面的内容:环境方针、策划、实施与运行、检查、管理评审。这五个方面逻辑上连贯一致、步骤上相辅相承,共同保证体系的有效建立和实施,并持续改进,呈现螺旋上升之势。
1.环境方针
作为建立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的最初工作之一,组织应根据自身的特点建立环境方针。环境方针反映了组织的环境发展方向及其总目标,并具有对持续改进和污染预防以及符合法规和其他要求的基本承诺。环境方针为组织制定了具体指标提供了一个框架。
2.策划
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的策划活动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确定重大环境因素。
(2)识别法律法规要求和其他要求。
(3)设立环境目标指标和管理方案。
目标指标和相应的管理方案的成功实施需要有一系列的管理要素进行支持。
4.检查
无论策划工作多么完善,由于执行人员的素质、技术能力与其他一些不可预知的因素的影响,在实施过程中很可能发生方针目标的偏离。因素需要有自我检查机制对不符合情况及时进行纠正,同时对体系的整体实施、运行情况进行评价。
首先,实施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必须得到最高管理者的承诺,形成环境管理的指导原则和实施的宗旨,即环境方针,通过环境因素的识别与评价找出企业环境管理的重点,形成企业环境目标和指标;其次,贯彻企业的环境方针目标,确定实施方法、操作规程,确保重大的环境因素处于受控状态;再次,为保证体系的适用和有效,设立监督、检测和纠正机制;最后,通过合规性评价、审核与评审,促进体系的进一步完善和改进提高,完成一次管理体系的循环上升和持续改进。
5.管理评审和持续改进
管理评审是组织的最高管理者在内审的基础上对体系的持续适用性、充分性、有效性进行评价。管理评审,组织可确定其环境管理体系中丰硕的主要问题和有可能进行改进的领域,并以此作为环境管理体系下一次循环和持续改进的基础。
ISO14001的基本内容可以包括:
1、对公司现有环境的影响分析,也叫初始环境影响诊断分析;或叫初始环境影响评价
2、重要环境因素的控制措施及技术手段,如废水、废气、噪声、固体废物的控制与管理
3、培训,提升全公司全员的环保意识
4、建立环境管理系统,从根本上减少或消除对环境的不利影响
5、对照ISO14001:2004标准,评估公司的管理差距,包括:策划-环境因素、法律法规、环境方案;实施运行;检查和改进部分。
6、进行管理评审,评估公司环境管理系统的充分性、适宜性和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