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O14000 是国际标准化组织制定的有关环境管理方面的标准体系,其内容包括环境表现评价,环境审核,环境标志,环境管理体系,环境风险评价,环境影响评价,资源管理,废弃物管理等诸多方面.从现已颁布实施的5 个标准来看,对控制许多国家出现的资源浪费和破坏问题,以及生产,消费过程中的环境污染问题起了积极作用.对企业来说,实施ISO14000 系列标准是消除国际贸易壁垒,促进企业加强经营管理的重要手段,因此,我国企业应充分认识ISO14000 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切实解决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企业内部的努力和外部条件的改善上,有序地开展标准的推行和认证工作.
各企业要围绕企业的环境质量、资源利用和可持续发展来编制环境管理手册,阐述环境体系、结构的组成。对于环境监测与环保设备的操作人员,以及生产过程与环境质量相关的操作人员,一般应通过操作岗位规范来承接与此岗位有关的工作,实现环境的规范化管理,其工序间的环境信息传递及记录,可按程序文件的规定办,以避免交叉管理的随意性。目前,我国企业的管理水平相对发达国家还比较落后,对许多企业而言,企业遵循的不是各类标准和行业规范,而是行政法规和规章制度,带有强烈的行政干预色彩。
因此,加强企业环境管理有效方法之一就是开展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的标准化工作。实行iso14000的过程,就是不断进行环境教育的过程。今后,各企业都应将开展全员环境意识和环境保护教育,提高企业员工整体环保素质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来抓。
①实施ISO14000标准,要以中国国家和地方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标准、规章制度以及各级行政管理部门有关环境保护的决定为依据。企业制定的环境保护方针、政策、目标要以国家“九五”和2010年远景目标为依托,确保区域环境目标的实施,实现总量控制。
②实施ISO14000标准,要与全过程污染控制,清洁生产及企业管理相结合。环境管理是企业管理的一部分,因此环境管理必须贯穿在企业管理之中,企业应把全过程控制污染、清洁生产,作为企业的环境方针、目标纳入环境管理体系之中,促进企业节能、降耗、减污。在企业管理过程中体现防治污染。
③实施ISO14000标准,要与现行的各项环境管理制度相结合,要把有关制度的基本要求纳入环境管理体系之中。审核认证前,把是否遵守中国的环保法律法规、标准、总量控制指标作为企业申请认证的基本条件;审核认证中,把是否贯彻了环境管理制度作为审核内容之一。从而使ISO14000标准的实施更具有中国特色,符合中国国情。
④实施ISO14000标准,认证机构、咨询机构应按有关规定和各自职能分别开展相应工作。
⑤要加强环境管理体系认证人员和咨询人员的培训,提高环境管理体系咨询,审核认证工作的质量,为改善中国环境管理状况,获得国际认可创造条件。
⑥加强对认证工作的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