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O14001为各类组织提供了一个标准化的环境管理模式,即环境管理体系(EMS)。标准对环境管理体系的定义是:“环境管理体系是全面管理体系的组成部分,包括制定、实施、实现、评审和维护环境方针所需的组织结构、策划活动、职责、操作惯例、程序、过程和资源”。实际上,环境管理体系就是企业内部对环境事务实施管理的部门、人员、管理制度、操作规程及相应的硬件措施。一般的,企业对环境事务都进行着管理,但可能不够全面不系统,不能称之为环境管理体系。另一方面,这套管理办法是否能真的对环境事务有效?是否能适合社会发展需求?适应环境保护的要求?在这些问题上各企业之间差异很大。环境问题的重要性日益显著,特别是它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国际标准化组织总结了ISO9000的成功经验,对管理标准进行了修改,针对环境问题,制定了ISO14001标准。可以认为ISO14001标准所提供的环境管理体系是管理理论上科学、实践中可行、国际上公认、且行之有效的。
ISO14001所规定的环境管理体系共有17个方面的要求,根据各条款功能的类似性,可归纳为5方面的内容:环境方针、规划(策划)、实施与运行、检查与纠正措施、管理评审等。这五个方面逻辑上连贯一致、步骤上相辅相承,共同保证体系的有效建立和实施,并持续改进,呈现螺旋上升之势。
首先,实施环境管理体系必须得到最高管理者的承诺,形成环境管理的指导原则和实施的宗旨,即环境方针,要找出企业环境管理的重点,形成企业环境目标和指标;其次,贯彻企业的环境方针目标,确定实施方法、操作规程,确保重大的环境因素处于受控状态;再次,为保证体系的适用和有效,设立监督、检测和纠正机制;最后通过审核与评审,促进体系的进一步完善和改进提高,完成一次管理体系的循环上升和持续改进。
ISO 14000系列标准是由ISO技术委员会ISO / TC 207及其各个小组委员会开发的,有关该系列中已发布标准的完整列表,请参见其标准目录。
ISO 14001为要求提供了与环境系统有关的使用指南,家庭中的其他标准着重于特定方法,例如审计,通信,标签和生命周期分析,以及环境挑战,例如气候变化。
更改为ISO 14001,自2004版标准以来,ISO 14001:2015标准的主要变更如下:
高级结构(HLS)– ISO 14001:2015使用与所有新的ISO管理系统标准相同的高级结构编写,这简化了多个管理系统的集成。
增加高级管理人员的会计能力-组织的高级管理人员的定义更加紧密,这使环境管理系统(EMS)更具战略性,并融入了组织的决策过程,现在期望环境和企业社会责任经理与高层管理人员进行更频繁的互动。
生态平衡方法–尽管没有要求进行正式的影响分析,但仍需要考虑组织的环境影响。
重新思考影响–修订版引入了“环境条件”一词,它定义为“可能影响组织的活动,产品和服务,需要适应的长期环境变化”。这样做的目的是让组织考虑环境对他们的影响……而不是其对环境的影响。
风险和机遇–有一个特定的要求来说明如何在供应链中管理重大的环境风险和机遇。组织将需要证明已识别出环境事项,它们如何与组织交互以及如何管理这些交互。
主动报告–修订要求组织更系统地向外部利益相关者报告环境问题,并表明他们正在有效利用此类环境数据。
加强合规性-评估合规性的义务更加严格-以前有评估合规性的要求,而在新标准中,需要准确记录执行和记录合规性的方式。
下一篇:ISO14000标准的主要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