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ISO14001的主要内容是环境管理体系的要求及使用指南,最新的有效版本是ISO14001:2015,对应的国家标准是GB/T24001-2016《环境管理体系 要求及使用指南》。标准正文描述了组织能够用于提升其环境绩效的环境管理体系要求,包括10个章节的内容。附录对应的是使用指南。
2、标准包括了评价符合性所需的要求。附录A提供了解释性信息以防止对标准要求的错误理解。附录B显示了标准与以往版本之间概括的技术对照。有关环境管理体系的实施指南包含在ISO14004(GB/T24004)中。
3、标准可供寻求以系统的方式管理其环境责任的组织使用,从而为环境支柱的可持续性做出贡献。标准可帮助组织实现其环境管理体系的预期结果,这些结果将为环境、组织自身和相关方带来价值。
一.术语的区别
1.增加了六个定义
.审核员
.纠正措施
.文件
.程序
.预防措施
.记录
这六个定义和ISO9000:2000中的定义是完全一样的.
2.修改了六个定义
.持续改进-----连续地强化环境管理体系的过程,目的是根据组织的环境方针,实现对整体环境表现(行为)的改进.
.环境因素-----一个组织的活动或产品或服务中能与环境发生相互作用的要素.
.环境影响------全部或部分地由组织的环境因素给环境造成的任何有害或有益的变化.
.环境表现----可测量的,组织管理其环境因素的结果.
.污染预防----为避免、减少或控制各类污染物和废弃物的产生、释放或排放,而独立或综合采用的各种的过程、惯例、技术或材料,产品、服务和能源,以减少其负面的环境影响。
.环境管理体系-----整个管理体系中用于建立和实施其环境方针和管理其环境因素的部分.
二.标准条文的变化
4.1 总要求
规定了要对适用范围进行界定并形成文件.范围的界定包括了地理位置的界定或组织机构图的界定.
4.2 环境方针
原来的"传达到全体员工"改为"传达到所有为组织工作及以组织名义进行活动的人员;"
这里包含了一些经销商、售后服务商等。
4.3 .1 环境因素
将"可望对其施加影响的环境因素"改为"能施加影响的环境因素".把"可望"这个模糊的概念更清晰化,组织首先要评价哪些是能影响的,哪些是不能影响的环境因素.再对能影响的环境因素进行控制.
2.96版对新的过程活动及服务中出现的环境因素在环境管理方案中更改,但2004版对新产品的策划和更改是要从环境因素开始,先识别、控制再进行产品更改或进行新的开发。
新的顺序是:环境因素→法律法规要求→目标、指标→环境管理方案
4.3.2 法律及其他要求
增加了b:明确这些要求如何应用于环境因素.这一条我觉得是变化最大的,按照这个要求要把识别出来的法规和相关的环境因素一条条对应,工作量会很大的.以前我们的法规识别出来,会把相关的条款明示出来,但是现在还要将相关的环境因素对应起来,并要说明如何起作用.
4.3.3 目标、指标和方案
1. 把96版的4.3.4合并过来了.
2.96版的目标指标是要针对每一有关职能和层次,2004版的目标指标是要针对相关的有关部门职能和层次.
3.96版的目标指标只要求对污染预防的承诺,但是2004版还要求"符合适用组织的法律与其他要求及持续改进的承诺."
上一篇:ISO14001标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