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中小企业信息化的普及,信息化给我国中小企业带来积极影响的同时也带来了信息安全方面的消极影响。一方面:信息化在中小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对节约企业成本和达到有效管理的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另一方面,伴随着全球信息化和网络化进程的发展,与此相关的信息安全问题也日趋严重。
由于我国中小企业规模小、经济实力不足以及中小企业的领导者缺乏信息安全领域知识和意识,导致中小企业的信息安全面临着较大的风险,我国中小企业信息化进程已经步入普及阶段,解决我国中小企业的信息安全问题已经刻不容缓。
通过制定和实施企业ISO27001信息安全管理体系能够规范企业员工的行为,保证各种技术手段的有效实施,从整体上统筹安排各种软硬件,保证信息安全体系协同工作的高效、有序和经济性。ISO27001信息安全管理体系不仅可以在信息安全事故发生后能够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防止信息安全事故带来巨大的损失,而更重要的是ISO27001信息安全管理体系能够预防和避免大多数的信息安全事件的发生。
信息安全管理就是对信息安全风险进行识别、分析、采取措施将风险降到可接受水平并维持该水平的过程。企业的信息安全管理不是一劳永逸的,由于新的威胁不断出现,信息安全管理是一个相对的、动态的过程,企业能做到的就是要不断改进自身的信息安全状态,将信息安全风险控制在企业可接受的范围之内,获得企业现有条件下和资源能力范围内最大程度的安全。
在信息安全管理领域,“三分技术,七分管理”的理念已经被广泛接受。通过阅读文献可以发现,早期的信息安全研究主要集中在信息安全技术方面,20世纪90年代前后,信息安全在管理方面的研究才开始受到重视并逐渐发展起来。本文的研究目的是针对当前我国中小企业在信息安全实践中面临的问题,通过研究国内外的信息安全管理理论和实践,结合ISO/IEC27001信息安全管理体系,提出一个适合我国中小企业的信息安全管理的模型,用以指导我国中小企业的信息安全实践并不断提高中小企业的安全管理能力。
ISO27001信息安全管理体系,采用PDCA循环模型,分为四个阶段:安全风险评估、规划体系建设方案(Plan),建立并实施信息安全管理体系(Do),体系运行绩效考核(Check),持续改进(Action)。
企业在应对ISO27001认证时应该怎么建设符合标准要求的信息安全管理系统,重点从五个方面来进行:
01 确立管理系统使用的范围
必须覆盖到公司的每一个职能部门,或者覆盖公司信息系统相连的外部机构,例如合作伙伴、供应商等。同时从系统层次考虑覆盖网络系统、服务器平台系统、数据、安全管理、应用系统以及支撑信息系统的场所和所处的周边环境以及场所内,确保计算机系统正常运营的设施设备等。
企业技术类的评估和主要包括企业安全管理类的评估。
安全管理评估的内容包括与ISO27001信息安全管理体系相关的11个方面,包括信息安全政策、安全组织、资产分类与控制、人员安全、物理与环境安全、通信与运行管理、访问控制等,系统开发和维护、安全事件管理、业务连续性管理和合规性。
安全技术评估是基于资产安全等级的分类。通过对信息设备的安全扫描和安全设备的配置,对现有网络设备、服务器系统、终端和网络安全架构的安全状况和薄弱环节进行检查和分析,为安全加固提供依据。
03规划系统建设方案
规划系统建设方案在风险评估的基础上,针对企业存在的安全风险提出安全建议,提高系统的安全性和抗攻击能力。
04信息安全体系建设与运行
系统建设以信息安全模式和企业信息化为基础,兼顾内外部安全功能。规划信息安全技术可以从安全基础设施、网络、系统和应用四个方面进行规划。
05改进
ISO27001认证标准信息安全管理体系文件编制完成后,按文件控制的要求进行评审和批准,有效的体系文件下发到各部门,保持体系运行过程中的记录,定期进行内部审核和管理评审,对不符合或潜在不符合项采取纠正和预防措施,不断完善信息安全管理体系。
ISO管理体系认证的再认证审核时间是如何确定的?
再认证审核时间宜根据更新的客户信息计算,而不是简单按初次认证审核(第一阶段+第二阶段)时间的 2/3 计算。
通常做法是:假设基于更新的信息对组织实施初次认证审核(第一阶段+第二阶段),再认证审核时间约为该初次审核所需时间的 2/3。
作为特例,如果再认证时组织的情况与初次认证审核时相同,则再认证审核时间大约为初次认证审核时间的2/3。管理体系审核时间应考虑管理体系绩效评价的结果。对管理体系绩效评价本身并不作为再认证审核时间的一部分。